张汝京:商业悲情里的爱与恨
后来的故事也被人熟知,老上司以50亿美元将世大收入囊中。张汝京挺进大陆,创办中芯。这个2000年起步的企业挽回了张汝京的尊严。中芯建起了大陆第一座12英寸工厂,在美国、中国香港实现IPO。截至2008年,在大陆拥有六大生产基地。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9737.htm但就在高速扩张过程中,让他绕不过的老上司再度出现。2003年,张忠谋开始兴讼,并于2005年迫使他签下城下之盟,获得1.75亿美元。张汝京似乎并无畏惧,随后以更高速度扩张自身,并开始引进战略投资。2008年获得大唐控股支持后,中芯背后大陆色彩日益浓厚。
这一次,张汝京再度陷入老上司的阴影中:几天前中芯国际的败诉,正是2006年第二轮诉讼的结局。尽管张汝京还有反诉的机会,但政府以及投资人似乎已经难以承受长期的焦灼。结果台积电不但将拿到一笔赔偿,还将获得中芯股权,正在成为中芯永远无法摆脱的魔力。今天这个结局,多多少少还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他显然放弃了很多。他的一位朋友透露,Richard(张汝京英文名)这人许多方面十分单纯,比如薪水,虽然他身为总裁兼CEO,但中芯高管团队中,有许多人比他要多。之前,CBN记者获悉,他的年薪大约为12万美元,外加一些奖金。远不如他十多年前在德仪时的薪水高。上半年,他曾获得100万股期权,按11月4日停牌时的0.38港元价格计算,大概值38万港元。
Voice声音-张汝京
“产业最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中国整体相对更好,在宏观产业政策助益下,这里的发展轨迹就是一个‘勾号’。”
——2009年3月18日张汝京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
“对于中芯国际这几年的成长,我们要感谢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在上海,尤其要感谢上海市政府上上下下的支持,做决定的动作明确而且快速,我们得到了很多支持。”
——2008年5月13日张汝京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说。
“作为一个高科技工作者,我认为科学是没有国界的。本人有幸参与美国、新加坡、欧洲与大中华地区多座民用晶圆厂的建立与经营。能将个人专长用于事业发展并对社会做出贡献,一直是我的使命与理想。对于台湾当局日前做出的处罚,本人深表不解与遗憾,将委托律师妥善处理此事。”
——鉴于台湾当局对中芯的不断打压,张汝京一直坚持说“不”。
“每当我们突破难关或进入发展关口,台积电都会给我们来这么一下。但这次他们是骚扰。一周前我们已经提出反诉,这次我们清楚地找到了证据证明台积电属骚扰性质。”
——在2006年9月召开的高通公司—中芯国际合作项目天津启动仪式上,中芯国际总裁张汝京直言。
“控制台商到大陆进行芯片技术投资是个错误,这会给其他地区的投资商以可乘之机。这种控制恰恰给了韩国、欧美等国的投资进入中国大陆的机会,实际上对台湾芯片业是不利的。”
——大陆首座12英寸晶圆厂在京投产时张汝京表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