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光电显示 > 市场分析 > 玻璃基板:国产化现曙光 供应格局望改观

玻璃基板:国产化现曙光 供应格局望改观

作者:冯晓伟 樊哲高 时间:2009-06-03 来源:中国电子报 收藏

  2007年,彩虹投资8.34亿元建设中国大陆首条涵盖熔解、成型、后加工工序的第5代液晶生产线,即彩虹一期工程。该项目于2007年1月16日正式开工建设,2007年12月28日如期成功点火,2008年5月23日开始试生产,2008年9月8日第一块合格产品正式下线,结束了中国大陆不能生产液晶的历史,为我国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记者了解到,彩虹历时一年半时间,完全依靠自主力量设计出整条生产线,到目前,项目已申请国家专利52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已获得国家授权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4893.htm

  今年5月,彩虹集团玻璃基板二期工程开工奠基仪式在咸阳举行,彩虹集团将投资17亿元,在两年时间内,建设3条第5代玻璃基板生产线。届时,彩虹将拥有4条第5代玻璃基板生产线,第5代玻璃基板产能将从目前的52万片/年增加到206万片/年。

  彩虹集团公司总经理邢道钦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彩虹玻璃基板目前已经接到中国大陆和国外TFT-LCD面板厂家的订单,同时,我国台湾地区的一家面板厂也正在对彩虹的产品进行认证,对彩虹而言,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良品率的进一步提高。邢道钦同时表示,彩虹TFT-LCD玻璃基板三期项目将建在张家港,与彩虹的第6代TFT-LCD面板生产线实现配套。

  除咸阳之外,中国西部的另一个重镇成都也将引入TFT-LCD玻璃基板生产线。今年3月底,中国建材集团宣布将投资27亿元在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3条0.5毫米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关人士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新建生产线的产品可用于第4.5代TFT-LCD的生产,每条生产线的设计年产能是100万片。目前,成都高新区有京东方和深天马两条第4.5代TFT-LCD生产线正在建设中,其设计产能分别为4.5万片/月和4万片/月。由于每个液晶显示屏需要TFT和CF(彩色滤光片)两块玻璃基板,因此,上述两个项目建成之后对玻璃基板的需求量将达到200万片/年。届时,中国建材集团投资建设的玻璃基板项目将与上述两条第4.5代TFT-LCD生产线形成上下游配套关系。

  国产化尚面临难题

  “玻璃基板的国产化肯定会为中国大陆TFT-LCD面板厂商降低原材料成本提供帮助。”京东方供应链企划部部长刘传珍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至于玻璃基板价格下降的幅度,则取决于国内玻璃基板厂家的竞争策略。另外,价格的高低还跟面板厂家的采购量有关。”

  刘传珍同时告诉本报记者,玻璃基板的选用还要考虑CF的配套问题,因为TFT和CF所采用的玻璃基板原则上应该出自同一厂家,而目前中国大陆企业的CF都是从国外采购,只有解决了CF本地配套的问题,国产玻璃基板才有可能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据了解,从全球主流厂商的建厂经验来看,从第6代TFT-LCD开始,CF通常采用内制模式,即CF的制造与面板制造在同一座厂房内进行,因此第6代线的CF本地配套将不是问题。就第5代线而言,上海广电富士的CF生产线即将实现量产,该生产线将为上广电第5代线配套;而位于昆山的龙腾光电则在第5代面板生产厂房内预留了内制CF的空间;深圳深超光电的设计思路与龙腾光电类似,目前其CF生产线已开始安装设备。京东方在成都的第4.5代线的CF生产线也采取了内制模式,并与面板生产线同步建设。因此,CF内制问题给玻璃基板国产化造成的障碍将逐步被克服。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