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品看战略 BAT谁能领跑车联网布局?
T腾讯:腾讯路宝探路,腾讯车联押后,外援众多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82704.htm腾讯在车联网方面的动作可以回溯到2014年。当年1月,腾讯推出腾讯路宝APP;5月,推出首款OBD硬件产品路宝盒子。首款OBD硬件产品路宝盒子,通过OBD接口,可以获取车辆信息,并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配合腾讯路宝APP,通过手机把车辆信息反馈给用户,如车辆诊断、油耗分析等服务。2014年12月,腾讯路宝“i车生活平台”发布了首款落地产品“i保养”,符合条件的车主投保人保保险,通过下载使用腾讯路宝APP或者关注腾讯路宝微信公众号,即可在指定服务网点享受到全年不限次数的免机油、机滤和工时的常规保养服务。
然而在笔者看来,无论是路宝盒子还是“i保养”,都只是腾讯对车联网及车联网业务的试水动作。真正的大招是今年9月份腾讯车联推出的车联ROM、车联APP和“我的车MyCar”服务三款产品。
从产品层面来说,车联ROM、车联APP和“我的车MyCar”服务各有针对重点。车联ROM可以认为是一个操作系统,目前腾讯在和后装车机企业合作中将其产品落地,首批合作伙伴为华阳和路畅。车联APP则是一个手机映射功能,搞定的是为车企提供手机-车机互联技术的供应商,首批合作伙伴包括博世、东软、福特和亿连。“我的车MyCar”走的是前装路线,主要作用是将车这个大硬件拟人化,成为车主的好友,车主可以在微信端或者手Q圈获得汽车“好友”的信息,并可互相“沟通”,如发送位置、音乐等信息到车机上。
四维图新的车联网布局也是腾讯车联网布局的一部分。在10月底举行的2015年四维图新用户大会,四维图新发布了趣驾WeDrive3.0,带来了全新的车机方案趣驾WeCar,以及升级后的手机车机互联方案趣驾WeLink,车机系统趣驾OS。趣驾WeDrive3.0还引入了微信功能,类似腾讯车联的“我的车MyCar”服务。同时,趣驾WeDrive3.0还将会是一个开放平台,开放地图API、车辆状态API,以吸引三方开发者为趣驾WeDrive3.0开发更多应用。
在互联网汽车方面,腾讯和富士康、和谐汽车的合作被业内认定是腾讯进军整车业务的动作。
产品落地后,BAT哪家将会跑得最快?
BAT三家车联网战略布局逐渐明朗,那三家的产品谁能跑得最快?也就是最快地覆盖市场,并迅速获得数量最多的用户?
要想跑得快,落地就要快;要想落地快,就看伙伴快不快。尤其是对于进入车联网领域的互联网公司而言,伙伴快不快将影响产品的落地速度。那么,如何才能让伙伴快起来呢?当然要让伙伴能够接受自家的产品。车联网的产品落地分为前装和后装,前装主要针对的是车企,后装则以后装车机企业为主。然而无论是车企还是车机企业,已经牢牢把控汽车行业多年的他们是不会轻易和互联网公司共享汽车这块大蛋糕。
对于车企而言,合资车企的车联网规划均由母公司完成,然后由合资车企进行本土化,母公司有着绝对的控制权,这也堵死了互联网公司任何系统级产品进入前装序列的路。正因如此,阿里YunOS、腾讯车联ROM和四维图新趣驾OS只能通过和后装车机企业合作,推出搭载该系统的后装车机。不过,后装车机企业就原因完全搭载来自互联网公司的系统么?彻底沦为硬件制造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YunOS与后装车机企业推出的产品,往往是带有WINCE+YunOS或者是Android+YunOS双系统的车机产品,沦为车机厂产品的“助手”。
这种情况下,百度车联网的落地就显得非常快速而领先了。根据公开的资料,目前搭载百度车联网解决方案的车型已经包含北京现代全新途胜、起亚K5以及比亚迪“宋”三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