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布局下一代美国制造
支柱二:确保人才输送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8616.htm人才历来是保障一国具有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美国的国情也存在优秀人才不愿意进入制造业的弊端。PCAST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解决美国制造业的人才输送,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人才战略跟德国的二元制方式不同,笔者认为,美国更偏重人才的创新,而德国更加保障高素质人才的供应。
为了实现美国优秀人才保障计划,PCAST提出了6个方面的具体方法:
方法1改变公众对制造业的错误观念具体是公众对制造业职业的兴趣是国家制造业战略的需要,建议举办活动提高公众对制造业职业的兴趣。
方法2利用退伍军人人才库具体是退伍军人拥有大量可填补美国制造业人才空缺所需的技能。
方法3投资社区大学水平的教育具体是社区大学水平的教育是缓解制造业人才需求的最佳切入点。
方法4发展伙伴关系提供技能认证具体是先进制造业中通用和模块化的认证过程是帮助各个部门协同解决人才输送问题的关键。
方法5加强先进制造业的大学项目具体是建议大学更关注先进制造业,增加相关的教育模块和课程。
方法6推出关键制造业奖学金和实习计划具体是支持国家推出制造业方面的奖学金和实习机会,目的不仅是提供更多的资源,更重要的是表明国家对制造业职业的认可。
支柱三:完善商业环境
按照哈佛商业历史学家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划分,英国是个人资本主义,德国和美国都是管理资本主义,但德国是合作的管理资本主义,美国是竞争的管理资本主义。美国一直以本国的市场化的商业环境而骄傲,对于保障未来的美国制造,美国自然少不了强调商业环境改善的必要性。
为了完善有利于美国制造的商业环境,PCAST提出了4个方面的具体方法:
方法1颁布税收改革具体是提出一系列的税收改革,帮助国内制造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方法2合理化监管政策具体是建议建立有关先进制造业更好的政策框架。
方法3完善贸易政策具体是建议采取特殊措施完善贸易政策。
方法4更新能源政策具体是针对制造业中重要的能源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
从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在《加速美国先进制造业》报告中提出的革命性技术来看,美国没有把创新重心放到一些系统集成技术上,反而是把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共性技术——智能化技术放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先进传感、控制和平台系统(ASCPM),还是可视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制造(VIDM),其核心是研究基于大数据(机器智慧)的智能如何更高效、精准地驱动物理世界的制造,而先进材料制造(AMM)很可能将颠覆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在装备品、消费品领域既有的强大制造能力。这些将是美国下一代制造技术力图突破的核心。凭借这一系列革命性技术可以帮助美国继续掌控全球制造的命脉。
对于关注美国国家制造业战略的读者,应该重点了解PCAST提出的系列AMP报告内容(工业4.0研究院官方网站即将公布中文译文),其中,关于如何基于新型智能化技术,利用创新打造下一代的先进制造,是中国制造业和信息通信业应该深入思考和借鉴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