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进军电池市场风波:挖角是惯例
一个是安全性好,轻易不会起火爆炸,即使是比亚迪撞车起火的恶性事故里面,磷酸铁锂电池都是没有问题的,出问题的是电路部分。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4381.htm二是过载能力强,可以超过容量10倍、20倍、甚至30倍的放电,有利于电动车的加速。
三是循环寿命超长,2000次是正常水平,4000次在实验室也做得出来,非常适合需要频繁充电,又难以更换电池的电动汽车
所以,磷酸铁锂几乎成为了电动车、无人机、航模的专用电池,其他领域用的很少。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苹果挖角A123,搞来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并不能给苹果的电子产品带来什么帮助,不同类型电池的领域不同,苹果还是为了自家的电动车。因为苹果挖角A123就认为苹果要进军电池毫无依据。
二、苹果不做利润低的垂直整合
苹果公司最近十多年都是一家集成商,它有研发有设计,但是基本没有太多的制造。
财报显示,2015年一季度,营收为745.9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75.94亿美元增长30%,创下历史新高;净利润为180.2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30.72亿美元增长。
38%,同样创下历史新高。而苹果的毛利率高达39.9%。这是大多数制造业企业望尘莫及的。
苹果目前唯一自己做垂直整合的业务是芯片,苹果的A7、A8芯片都是自己设计。而其他元件均来自于外购,这是因为芯片行业的利润率更高。同样是2015年一季度的财报,芯片行业的老大Intel毛利率高达60.5%!
比自己更赚钱的行业,苹果是非常乐于整合的,从音乐商店到APP Store,再到近期的Apply Pay,苹果不遗余力。
但是,对于电池制造这种技术成熟、投资大、毛利率低的行业,苹果并没有整合的必要。
锂电池行业普遍的毛利率在20%左右,甚至不如苹果的净利率,苹果花大力气投资去劣化自己的财报,得罪上下游供应链关系完全没有必要。
三、挖角是苹果的惯例,不用联想太多
苹果公司是一家非常喜欢挖人的公司,各个行业的技术专家都是苹果招聘的对象。
2010年,苹果一次就雇用6名前合作伙伴SurfaceInk公司的员工,包括三名产品研发工程师、两名产品设计工程师以及一名机械工程师。
而从各个零配件供应商,到富士康这种制造企业,只要有苹果认可的精英,它都会把人挖走。这种作风让合作伙伴一度叫苦不迭,这也是苹果的产品每个零配件都非常讲究的原因。
因为苹果自己的工程师本身就是行业大牛,对供应链的底细非常清楚,选用什么零件,品质控制到什么水平,如何管理,苹果甚至比合作伙伴更内行。富士康iPhone生产车间的灯光强度,座椅高度都是苹果规定的。
A123在磷酸铁锂电池行业地位颇高,苹果为了电动车从中挖几个专家太正常了。
所以,苹果不会进军电池市场,从A123公司招聘员工苹果风格的习惯性挖角。苹果没有必要做低利润的锂电池,分析师们想的太多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