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与Android平台的物品清点系统
2系统概述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0829.htm在日常生活中,当家庭里物品被闲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被遗忘的状况,而得不到再次使用;在外出需要携带较多物品时,常常在清点过后,依然会出现遗漏东西的状况。本系统的功能是帮助人们记录物品信息,能自动识别对物品进行清点,并显示清点结果(该步操作类似于仓库管理中的出库,对照出库清单清点出库物品是否有遗漏)。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结构图
首先根据物品的不同特性,准备好合适的RFID电子标签,贴或挂在物品上;使用带蓝牙通信功能的手机和便携式RFID读写器。当系统工作时,由读写器读取标签上的ID信息,通过蓝牙传给手机应用程序端;在应用程序上填写与标签ID对应的物品名称,并保存于本地的SQLite数据库中。登记完标签信息后,用户可根据每次不同需求,选中要清点的物品名称,通过RFID读写器的扫描后,便可完成对一定空间内的物品的清点。
3软硬件设计及系统评价
3.1软件设计
软件开发所涉及模块有:物品RFID标签信息添加、物品信息删除、物品信息修改、物品选择、物品RFID标签清点扫描等。
应用程序的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工作流程图
应用程序在实现物品RFID标签信息添加及物品RFID标签清点扫描前,应首先打开蓝牙连接,搜索附近的蓝牙设备,然后选择与便携RFID读写器建立连接。在进行添加操作时,应用程序向读写器发送单标签扫描的命令,读写器返回标签的ID,用户输入物品名称后,应用程序将其录入数据库中并标注为未选中状态。
在列出所有物品界面中,用户可对需要清点的物品进行选中或取消选中。当用户选中物品后,物品的状态属性(THING_STATUS)值为“1”,表示该物品将要被清点;否则为“0”,表示该物品已在数据库中登记,但暂时不需要清点。
应用程序清点扫描物品时,向读写器发送防冲突识别(多标签识别)命令,读写器不断返回带标签ID信息的数据流。应用程序从数据流中提取出标签ID,并在数据库中查询其状态,若为“1”,则在已扫描列表中以系统默认字体颜色(灰色)显示其物品名称;若为“0”,则以其他非系统默认字体颜色(深灰色)显示物品名称。扫描个数是在扫描过程中实时显示已被读写器扫描到的、并进行登记过的标签个数。
当识别完一定空间内的物品后,用户按下读写器上的停止识别按钮,读写器向应用程序发送停止识别的响应。应用程序接收后,在未扫描列表中输出已被选中未被扫描到的物品名称,扫描结果显示界面如图3所示。

图3 扫描结果显示界面
3.2硬件选择
现如今,蓝牙通信在智能手机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功能。本系统开发选用Android 2.3版本系统的触屏手机,有蓝牙硬件模块,具备蓝牙通信功能,且自带SQLite数据库,无需用户安装。RFID读写器的选择要考虑读写距离不能太短,否则识别效率较低,容易扫描不全;价格应较适合大众消费;为了便于使用及携带,外形应小巧。因此选择带蓝牙通信功能的超高频读写器,读写距离20 cm左右,体积小,易于携带,如图4所示。当按下图中所示的扇形按钮“R”时,读写器开始或停止识别标签。

图4 蓝牙便携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