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业界动态 > 西门子:以“互联网思维”开启转型之路

西门子:以“互联网思维”开启转型之路

作者: 时间:2015-03-06 来源:控制工程网 收藏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胡桉桐断定:以汽车、消费类电子、快消产品为典型代表的离散制造业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快,比谁能制造的更快,供货周期更短。当前市场上,30%的汽车消费者已经在消费前选定了自己心仪的颜色,内饰、座椅等个性化细节,然后翘首企盼自己心仪的汽车尽快交付,尽快体验。而这一特点正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中蔓延。这就是谁也躲不过的互联网经济特质。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0548.htm

  中国机遇

  很多中国制造业企业常常陷于压缩生产成本的恶性循环而难以自拔,因为他们认为,如果要改造工艺,实现更为先进的自动化,达到国际化高标准的质量管理控制水平,这些都意味着额外的成本开支。但他们并没有想清楚的是,如果没有这些基础,就做不到与互联网经济大势向匹配的,在制造端足够的快速反应能力。那随着市场需求变化的加剧,靠一味地低成本制造,路只能越走越窄。如果在市场上拿不到利润,就没办法再进行投资。一旦产品不再符合市场需求,退出是必然的选择,企业主失去的不只是钱,而是整个业务。值得庆幸的是,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推动制造业转型需要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顺应发展的企业必将取得竞争上的优势,反之,反应迟缓的企业自然逐渐掉队,直至退出竞争。

  数字化工厂对于而言,同样将是一个需要发展过程的大事业,这个周期也许是20年。在这样的事业中,胡桉桐先生尤其对软件发展的贡献力最为看好。他说:“软件能给工业带来的改变着实令人印象深刻,叹为观止。比如工程师拿着iPad在工厂中巡视,iPad中显示的数字化世界能对他的各项工作提供报告和指引,那是一种多么酷的体验呀!”数字化工厂,就是这一工业巨人用互联网思维考虑未来工厂发展方向的核心方案,它体现出了制造的演进服务于市场需求变迁的哲学思想,也开启了有效支撑互联网经济发展大势深度实践的序幕。生产制造这个环节是否会在未来某一时刻,成为制造业企业自身在互联网经济语境下竞争的发展瓶颈,也直接勾勒了谁将在未来竞争中最终胜出或出局的基本态势。

  另外,胡桉桐也再次强调,“中国制造业市场对于实践数字化工厂愿景目标的意义重大,这里是世界工厂,已经把中国市场单独作为一个业务区域进行管理,这里的发展与成功对于西门子而言,意义重大。”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胡桉桐的话:西门子中国版的数字化工厂的实践成功与否,将是西门子推进其互联网经济下,数字化工厂的价值论断的最大机遇与考验。

西门子plc相关文章:西门子plc视频教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 西门子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