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微软后尘?强大的谷歌正悄然走向没落
谷歌在信息方面非常精通,但在情绪、情感方面仍处于探索、学习阶段。这便是汤普森争辩的关键所在——谷歌已经达到了自己的顶峰。网络广告的未来,与电视广告越来越相似,像Facebook,Snapchat或Pinterest这些能够长时间吸引用户的服务,将很可能在网络广告市场占据统治地位。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0126.htm汤普森称,“谷歌无法创建能够令用户达到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谷歌创建的是事务处理型服务。你可以到谷歌上去搜索,查阅地图,或者进行别的什么服务。这些都是它们提供的广告类型。但品牌广告不是这一方向,它是一种关于体验的广告类型。”
强力辩解
谷歌针对其在品牌广告业务可能面临挑战的说法并不认同。谷歌公司一位发言人表示:“品牌和视频广告市场机会巨大,我们对于能够在有利位置进行投资充满信心和激情。”
谷歌YouTube一个月吸引的用户数量超过十亿。谷歌公司认为,如果广告收入开始从电视向互联网领域流动,将有大量的资金将流向YouTube。
在旧金山南部的YouTube总部,谷歌建立了一个名为BrandLab的巨大工作间,这里的销售人员可以通过在线广告教程,指导来自可口可乐和丰田等大广告客户代表。
谷歌还创建了能够衡量广告主的广告如何影响潜在客户的技术,预测数字时代并非易事。而且谷歌在广告基础设施领域保持了强大投资,包括技术服务、衡量广告表现,以及保持其数千名员工在内的广告销售团队。
赢者通吃
不过对于谷歌来说,其面临的问题是这些努力不可能被复制。在不到五年时间里,Facebook也建立了令人艳羡的广告技术基础设施,一个旨在说服商家“在Facebook上投放广告要好于电视效果”的巨大销售团队,与此同时,Facebook还面向品牌厂商,创建了能够衡量他们的广告做得有多好的新方式。Facebook的这些努力很快就得到了回报:2014年,Facebook的广告收入达到了115亿美元、而且大多来自移动设备,较上年增长了65%。”
很多极有前途的社交服务,包括Pinterest和Snapchat等在内也都做得不错。所以即使YouTube上做得非常好,它也只是广告主乐于投钱的几家服务之一。
“这场品牌广告融入数字领域运动,可能不会像其在搜索领域那样、出现‘赢者通吃’现象。”前谷歌广告产品总监阿里·帕帕罗(Ari Paparo)称,“如果是‘赢者通吃’,赢者更可能是Facebook,而非谷歌。”帕帕罗目前担任一家名为Beeswax的广告技术公司的CEO。
如果未来谷歌无法以当前方式继续在网络广告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谷歌仍然能够赚到很多钱,但它需要找到其他赚钱门路以保持增长。 也许,这正是谷歌创始人兼CEO拉里·佩奇(Larry Page)最近将谷歌产品领导权交给下属、而自己专注公司策略的原因所在。同时,这也成为谷歌去年第四季度研发支出从上年同期的21亿美元增加至28亿美元的原因所在。 这些被谷歌用于像无人驾驶汽车、谷歌眼镜、高速光纤网络,甚至太空探索等项目的支出,为谷歌赢得了大量口碑。
但是谷歌的这些超前项目,不禁使人想起了汤普森对微软的提醒。此前微软也曾在研发领域投入巨资,但这些投资项目却鲜有回报。汤普森说,“拿微软来做比对,没有什么能比这更说明问题了。这就是,一家公司取得如此成功,通常需要付出代价。正如你所看到的是,当一家公司在某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时,这一主导地位将成为一种羁绊,阻碍其在下一领域成为主导。这几乎就是商界的一个自然法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