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业界动态 > 2014年移动显示触控行业十大“坏消息”

2014年移动显示触控行业十大“坏消息”

作者: 时间:2014-12-29 来源:OFweek 显示网 收藏
编者按:“坏消息”未必都是负面的:事情都有两面性,也可能会发生新的变化,也就是福祸相依。

  高通“遭遇”反垄断调查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67456.htm

  毫无疑问,今天的高通是全球移动芯片产业的超级大赢家,在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中国更是赚得盆满钵满。高通2013年248.7亿美元的总营收中,有49%来自中国市场。中国是高通绝对无法轻视的一片领地。

  而高通之所以被发改委反垄断调查,原因就是涉嫌利用大量专利不合理收费。因为高通不仅仅是在芯片和解决方案上收费,厂商还需要额外按照单机售价额外支付3%-6%的专利授权费用给高通。这就是业界流传的“高通税”。

  而在高通捆绑销售模式下,联发科也是高通的“打工仔”,因为联发科芯片无法绕过高通专利。高通要求联发科提供客户名单和销量,直接向联发科下游客户收取专利费。换言之,“不管你使用谁的芯片,我高通都要收你的‘高通税'。”

  既然高通如此“霸道”,那么发改委自然要出手,好好“收拾”一下他了。为了避免调整授权模式,高通表示愿意支付更高额度的罚款,但是中国政府却予以坚决反对。

  截止到目前,高通反垄断案已经接近尾声,据知情人士透露,在中国市场,高通专利收费模式改为按芯片模组计费,取消整机计费,同时取消高通的专利反授权。如果以上消息属实,那么2015年的中国手机行业将会上演怎样的精彩大戏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弯曲门”

  iPhone6/Plus的发布,让无数钟情于大屏的“果粉”兴奋不已。然而,一张弯曲的iPhone 6照片,却将这款变大的iPhone推向了风口浪尖,相信很多“果粉”的心都“凉了半截”。那么,iPhone 6的“弯曲门”到底是工艺的缺陷,还是手机变大的必然“后遗症”呢?

  iPhone 6的“弯曲门”让手机行业的竞争对手有了嘲笑iPhone 6的机会。而“弯曲门”并不是iPhone6的“专利”。美国《消费者报告》利用三点式测试方案,计算手机变弯时所能承受的压力上限,结果显示“压力到了,换谁都得弯”,只不过不同机型所能承受的压力大小不同罢了。

  在功能机时代,2.X英寸屏幕,超过20mm的机身厚度,让这类手机具备无与伦比的抗压能力。功能手机就是最杰出的代表。而到了智能手机时代,“弯曲门”也给了众多手机生产厂商以“警示”,那就是在追求机身更纤薄、屏幕更大的同时,应该兼顾手机的机身强度和韧性。精良的结构设计、优秀的用料与精湛的工艺,或许比手机的外观更加重要。

  “怪物”触控笔记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对于传统笔记本来说,强塞进去一块触摸屏总是感觉怪怪的”,有人这样评价触控笔记本。这个“怪物”只从诞生之日起,日子似乎就并不好过,尤其在2014年。

  随着支持触控操作的Windows8系统的发布,触控笔记本也开始走进消费者的视野,一时间,同时拥有触控屏幕和键盘的翻盖式笔记本电脑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然而触控屏幕与键盘的组合最初看似十分华丽,但是却最终没能成为潮流,“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经历了销量惨淡的两年后,2014年,一些世界领先的PC制造商正在逐步减少触摸屏笔记本电脑的产量,台湾OEM厂商翻盖式触屏笔记本订单几乎全部消失。

  已故“苹果之父”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曾经预言:“触摸技术不大适用于在使用过程中垂直放置的触摸界面,因为这样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很快就会感到疲劳,长时间使用手臂会感到很累,这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事实证明“乔帮主”是对的。给传统翻盖式电脑配备触控屏和鼠标键盘两种输入的理念,有悖于人们通常使用电脑的习惯。在这个越来越强调“操作体验”的年代,触控笔记本因为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网页浏览和商务办公方面的便捷性,自然就无法讨得人们的“欢心”。加之由于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持续低迷,触控屏幕笔记本电脑渗透率无法提升,以及Windows 8系统在触控设备上的表现不佳,进一步把触控笔记本推向了“死亡”的深渊。从兴起到没落,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用“来去匆匆”形容触控笔记本,再合适不过了。

  苹果的“小伙伴”胜华破产了

  胜华科技,曾经的苹果触摸屏主力供应商,曾经名列全球触摸屏前三甲,而如今却繁华尽落、物是人非。从今年年初调整产能、集中生产到东莞工厂中秋罢工,再到如今关停工厂遣散近万名员工,胜华终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

  胜华科技一直是苹果iPhone和iPad触摸屏的主要供应商之一。2012 年,胜华根据 iPhone 销量增长的前景扩大了其生产线,但之后苹果新一代设备却把目光转向了更薄的 In-Cell 显示屏技术。胜华由于没有跟上苹果触控技术转变的步伐,而痛失苹果手机的大额订单。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飞速发展,触控面板的市场需求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厂商杀入触控屏行业,希望“分一杯羹”,结果造成供过于求,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愈发残酷。

  胜华重资产投资扩建生产线,导致债务负担过于沉重。胜华又经历了三年亏损,合计亏损高达30亿元人民币之巨。在产能过剩的“冬天”里,胜华“帝国”终于难以为继,走向覆灭。胜华的没落,也折射出曾经盛极一时的台湾触控面板产业如今的惨淡。

  小米被禁售:“青春期”的专利烦恼

  就在2014年即将过去、人们对新的一年满怀期待的时刻,志在开辟海外市场、实现小米“国际化”的雷军却没有这么好的心情,因为小米在印度被禁售了。

  北京时间12月10日晚间消息,据印度媒体报道,德里高等法院日前裁定,小米侵犯了爱立信的专利,并下发了禁令,要求小米停止在印度销售和进口手机。

  早在2010年,这一幕就曾在印度市场上演。西门子、爱立信、摩托罗拉等国际巨头,纷纷在印度新德里、中国香港等地起诉深圳手机厂商基伍,称其侵犯了大量的技术、外观和底层专利协议。最终的结果是,基伍的产品在印度四大海关处被查封,直接导致年度出货量下降30%以上。

  小米在印度被禁售这起案件的象征意义比实际意义要大得多。许多厂商都很有可能会效仿爱立信,在不同的地区起诉小米,禁止小米在当地发售,如果这一幕发生,小米的海外市场前景将不容乐观。

  面对更为严苛的专利市场环境,国产手机出海地点的选择一般会避重就轻,优先选择东南亚、非洲等牵扯到国际专利风险较小的国家。从这些地方起步积累海外市场的发展经验和专利的战略储备。

  可以预见,在完成从“拼成本”到“拼设计”的跨越后,中国本土企业下一个阶段非常可能进入专利诉讼快速增加的技术竞争。“青春期”的小米刚刚交了学费,为国内其他厂商敲响了警钟。如何补齐专利的短板,跨越专利“壁垒”,走向国际市场,中国手机厂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结:

  其实这些的“负面新闻”,对你我而言未必都是“坏消息”。事情都有两面性,也可能会发生新的变化。已经宣布在2015年初推出平板电脑,让诺粉们大感欣慰;三星也正在积极努力,最近推出的曲面屏手机就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其开拓创新的态度;小米手机在印度也已经暂时恢复销售,中国手机厂商也意识到了专利上的不足;触控屏笔记本也进化出了“变形本”这一新的形态;以平板Surface 3为代表的Windows系统平板的涌现,增强了平板电脑的商务办公能力,成为平板电脑发展的新动力……

  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是我们在总结过去时所应该秉承的态度。相信2014年带给我们的启示,将帮助我们在新的一年走得更稳、更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诺基亚 苹果 微软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