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SP.NET的RFID刷卡系统设计
1.2 信息刷卡读取与保存流程与实现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66057.htm 为了减少客户端对读卡器的依赖性,采用CAN总线的联接方式实现大量读卡器相连。当客户端是移动设备的时候,可以将设备的IP地址与临近的读卡机绑定,此时就可以刷卡读取信息,再登入管理系统进行信息的写入。流程图如图3所示。
RFID刷卡信息是16进制的数据流,通过CAN总线传输到服务器。然后调用智能刷卡管理系统的RFID数据转换模块转换成RFID卡唯一的标识号。
RFID数据转换模块[4]中,先通过判断serialport端口有没有收到数据,如果收到数据把储存到buff缓冲区中,然后再分析buff缓冲区中每条数据是从哪个地址、用哪种协议发送,接着将得出的RFID卡唯一的标识号放到相对应的新缓冲区中。此时新缓冲区保存的数据并不是我们需要的数据,它们仅仅是RFID卡唯一的标识号。最后要连接SQL Server 2005数据库,通过查找数据表记录,找出对应绑定的货物批号输出。整个流程如图4所示。
当数据保存后,客户端就可以获取数据显示了。客户端独立于读卡器,客户端可以绑定任何的读卡器。通过查找SQL Server数据库中IP绑定读卡器地址的记录,就能将数据发送到客户端显示,假如是智能移动设备,设置绑定IP地址,就可以临近的读卡器刷卡读取信息了。
考虑到整个刷卡系统的可扩展性,可以对显示信息进行选择,满足不同用户的显示需求。
1.3 服务器端三层结构
该系统服务器端实现结构图如图5所示,参照SOA架构[5]完成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接口层通过monitor监听不断检测读卡器发到服务器的数据,同时将处理完的数据通过http协议格式返回给对应IP地址的请求客户端。业务层将接口的数据根据CAN传输协议的格式解析出RFID卡唯一的标识号,并调用程序把数据放到相对应的缓冲区中。数据层负责将业务层的数据通过SQL数据库转化成客户想要的数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