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半单片数字万用表LSINJU9207/9208及应用
摘要:NJU9207/9208是新日本无线电公司(NJRC)生产的三位半单片数字万用表LSIs,文中介绍了NJU9207/9208的封装形式、引脚功能及内部结构,并详细叙述了它们的主要功能和原理,最后给出了应用电路。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55679.htm关键词:三位半数字万用表LSI NJU9207/9208
1 概述
新日本无线电公司(NJRC)生产的NJU9207/9208是三位半单片数字万用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它们的工作电压仅为3V,工作电流不大于1mA。可以直接驱动LCD显示,并可保持数据与自动量程,内置有倍压器和电压调节器。同时,LSIs还含有二重斜率A/D转换器、压电蜂鸣器驱动器、电池寿命检测器、控制器和振荡器等,因此十分适用于袖珍式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2 引脚功能及内部结构
NJU9207/9208采用QFP80封装,NJU9207的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NJU9208的引脚位置相对于NJU9207旋转90°。它们的内部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表1列出了NJU9207/9208的引脚符号及功能说明。
表1NJU9207/9208的引脚功能
引脚号 | 符号 | 功 能 | |
NJU9207 | NJU9208 | ||
2 | 62 | ADI | AC→DC变换输入端 |
3 | 63 | ADO | AC→DC变换输出端 |
4 | 64 | AVX | ADC“+”输入端 |
5 | 65 | AVXD | ADC“-”输入端 |
7 | 67 | CFI | 噪块滤波电容器连接端 |
8 | 68 | BUF | 缓冲放大器输出 |
9 | 69 | CAZ | 自动调零(Auto-zero)电容连接端 |
10 | 70 | CI | 积分电容连接端 |
11 | 71 | CO | 电容器输出端 |
12 | 72 | A/M | 自动/手动选择输入端。高电平:自动;低电平:手动 |
13~15 | 73~75 | RC1~RC3 | 量程选择端 |
16 | 76 | RH | 量程保持端。低电平:量程保护 |
24 | 4 | DH | 显示数据保持模式选择端:反复模式 |
18~21 | 78~80,1 | FC1~FC4 | 功能选择端 |
23 | 3 | AFC | 量程限制模式选择输入端。高电平:量程限制模式;低电平:全量程模式 |
34~25 | 14~5 | SEF1~10 | LCD部分(程序段)驱动器输出端 |
38~35 | 18~15 | COM1~4 | LCD公共驱动器输出端 |
42 | 22 | VDSP | LCD驱动电压监视器端 |
47 | 27 | BZ | 压电蜂鸣器驱动输出端 |
49,50 | 29,30 | OSC2,OSC1 | 石英晶体连接端 |
53,54 | 33,34 | C1,C2 | 倍压器电容器连接端 |
59 | 39 | VADJ | 参考电压调节端 |
60 | 40 | VR | 参考电压输出端 |
61 | 41 | VRD | 参考电压监视端 |
63,64 | 43,44 | CL,CH | 基准电容连接端 |
66~71 | 46~51 | OR1~6 | 电阻测量基准电阻连接端 |
72 | 52 | OVS | 电阻测量基准电压输入端 |
73 | 53 | OVX | 电阻测量测量电压输入端 |
75 | 55 | VI | 电压测量输入端 |
76~79 | 56~59 | VR1~VR5 | 分压电阻连接端 |
80 | 80 | Ⅱ | 电流测量输入端 |
55,45 | 35,25 | TST1,2 | 测试端1,2 |
44,40 | 24,20 | TST3,4 | 测试端3,4 |
46 | 26 | VSS1 | 模拟、数字接地端(0V) |
52 | 32 | VSS2 | LCD驱动电压施加端(-3V) |
56 | 36 | VDDID | 数字电路电压施加端(+3V) |
57 | 37 | VDDIA | 模拟电路电压施加端(+3V) |
65 | 45 | GND | 模拟单元电路中心点电压施加端(+1.5V) |
74 | 54 | GNDS | 地感测端 |
3 功能与原理
3.1 测量功能选择
各种测量可通过FC1~FC4端的输入引脚进行选择,具体操作如表2所列。表中H为高电平,L为低电平。测量功能选择可利用机械锁定(LOCK)型或旋转式开关来实现。
表2 测量功能选择
功能 | FC1 | FC2 | FC3 | FC4 |
DC电压:DCV | H | H | H | H |
AC电压:ACV | L | H | H | H |
DC电流:DCI | H | L | H | H |
AC电流:ACI | L | L | H | H |
电阻:Ω | H | H | L | H |
二极管 | H | L | L | H |
连续检验:CONTI | H | H | H | L |
3.2 运转开关
当开关运转时,器件输出蜂鸣器驱动信号和系统复位信号。
可利用键控输入来确定音响(Confirmation sound)信号(2kHz)。在输入到FC1~FC4端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上,可在BZ端得到2kHz、周期为31.25ms的输出时钟,如图3所示。
系统复位(RESET)信号的作用是在量程置位(SET)、计数器复位、数据保持释放和自动复位被执行时,与输入到FC~FC4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保持同步。
当自动量程模式功能变化时,量程依靠AFC端上的电平置位,如表3所列。
在A/D变换周期使功能改变时,计数器将输出复位信号以使LSI初始化。以后,A/D转换从自动调零(auto-zero)周期启动,如图4所示。
3.3 连续检测功能
当选择连续检测功能时,“kΩ”功能的2kΩ量程被自动置位。通过施加1.5V电压,可以测量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如果输入端开始,则显示值与电池电压值相一致。
3.5 全部自动量程功能(A/M=高电平)
表4、表5分别列出了全量程模式和量程控制模式。
表4 全量程模式(AFC=低电平)
功 能 | 自 动 | 手 动 | 量程控制 | ||
1PUSH | 1PUSH(Isec) | ||||
DCV | 量程1~5 | →保持 | 量程5→1 | 200mV~2000V | |
ACV | 量程1~4 | →保持 | 量程4→1 | 2V~200V | |
DCI | 固定在量程1 | 量程1 | 量程1 | 200mA | |
ACI | 固定在量程1 | 量程1 | 量程1 | 200mA | |
Ω | 量程1~6 | →保持 | 量程6→1 | 200Ω~20MΩ |
表5 全量程模式(AFC=高电平)
功 能 | 自 动 | 手 动 | 量程控制 | ||
1PUSH | 1PUSH(Isec) | ||||
DCV | 量程1~4 | →保持 | 量程4→1 | 2V~2000V | |
ACV | 量程1~4 | →保持 | 量程4→1 | 2V~2000V | |
DCI | 固定在量程1 | 量程1 | 量程1 | 200mA | |
ACI | 固定在量程1 | 量程1 | 量程1 | 200mA | |
Ω | 量程1~4 | →保持 | 量程4→1 | 2kΩ~2000kΩ |
当量程选择端保持低电平超过1s或通过FC1~FC4端改变功能时,量程功能可从任何固定量程变为自动量程。
当量程保持端是低电平时,量程被固定在操作量程上,且与输入到量程选择端(RCI)的信号无关。
2kΩ的时钟输出到BZ端可直接驱动压电峰鸣器。在RCI端输入信号的下降沿。BZ输出信号的周期约为31.25ms。
3.6 手动量程功能(A/M=低电平)
手动量程选择可通过RC1~RC3实现,具体选择方式如表6所列。
3.7 LCD显示功能
表7给出了LCD显示控制操作的具体方法。
4 应用电路
采用NJU9207F芯片设计的3位半袖珍式数字万用表电路如图5所示。
该数字万用表采用2节1.5V的电池供电。
在LSI脚57上施加到模拟电路的电压为+3V,-3V的LCD驱动器电压从脚52(Vss2)加入。脚49和脚50上并接的石英晶体振荡器的频率fosc=32.768kHz。脚10(C1)上外接的0.1μF的电容和500Ω的电阻组成积分电路,用于为计数器提供复位信号。脚2、脚3上的外接元件用作AC-DC变换,脚4、脚5分别用作AD转换器(ADC)的“+”、“-”输入端。从总体看,这种袖珍式数字万用表电路所需元件数量是较少的。
表6 RC1~RC3手动量程选择功能
RC1 | RC2 | RC3 | DCV | ACV | DCI,ACI | Ω |
H | H | H | 量程1:2V | 量程1:2V | 量程1:2mA | 量程2:2kΩ |
L | H | H | 量程2:20V | 量程2:20V | 量程2:20mA | 量程3:20kΩ |
H | L | H | 量程3:200V | 量程3:200V | 量程3:200mA | 量程4:200kΩ |
L | L | H | 量程4:2000V | 量程4:2000V | 量程4:2000mA | 量程5:2000kΩ |
H | H | L | 量程4:2000V | 量程4:2000V | 量程5:20A | 量程6:20MΩ |
L | H | L | 量程1:2V | 量程1:2V | 量程1:2mA | 量程1:200Ω |
表7 程序说明
SEG1 | SEG2 | SEG3 | SEG4 | SEG5 | SEG6 | SEG7 | SEG8 | SEG9 | SEG10 | |
COM1 | RC | DH | a2 | b2 | a1 | b1 | a0 | b0 | 蜂鸣器 | A |
COM2 | BATT | RH | f2 | g2 | f1 | g1 | f0 | g0 | 二极管 | V |
COM3 | - | b3/c3 | e2 | c2 | e1 | c1 | e0 | c0 | m | K |
COM4 | AC | p3 | d2 | p2 | d1 | p1 | d0 | M | Ω |
linux操作系统文章专题:linux操作系统详解(linux不再难懂) 蜂鸣器相关文章:蜂鸣器原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