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安全与国防 > 设计应用 > 解析以太网报警技术的推动和应用

解析以太网报警技术的推动和应用

作者: 时间:2009-11-29 来源:网络 收藏

信息共享化

多平台多系统的集成,需要底层信息数据的传递和共享。传统的系统与其他安防子系统之间的集成大多是通过硬件联动完成(如图1),比如与视频监控的联动,一般是通过继电器输出模块这类的硬件设备将报警控制器与视频监控设备的报警输入接口连接起来,当报警探测器发现异常情况时,警情信息通过该链路输入到矩阵/DVR等主控设备,通过预先设定的方式执行图像切换、抓拍、录像等视频报警联动。限于开关量触点的硬件信息转发性质,系统间无法或很难形成真正的信息交互传递。


【图1 总线制报警系统采用硬件连接方式与矩阵通讯】

既然硬件很难实现数据分发,软件平台就成为集成系统中的重中之重。系统作为安防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目前还缺乏丰富强大的整合型平台支持,各厂商对基于产品平台的研发力度还不够,尤其是软件开发能力还不足。而在系统集成中,关键就是解决各子系统间信息的互动及对信息的处理。

先进完善的报警系统不仅能显示警情关联区域附近的所有视频监控图像并录像,而且能联动门禁系统锁死相关门区、电子地图自动示警、启动周界强电照明系统以及建立报警信息数据库从而方便快速检索和分析。为了实现防盗报警系统与视频监控、门禁、对讲等子系统的完美整合,这就需要以报警信息为触发事件的标准数据流,在多个系统间实时传输共享,在独立运行的安防各子系统间建立面向紧急事件的关联模式。

传输IP化

报警信息数字化,不仅可以解决报警信息数据的多系统多平台共享问题,还可以减少数据传输过程中受到的误报干扰。误报警是指在没有出现危险情况时,报警系统发出了报警信号,引起误报的原因包括报警技术是否先进、报警探测器是否合格、系统设计是否周全、施工环节是否合理、用户使用是否正确等等。而在报警信息传输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比如报警通讯线路与动力线/照明线等强电间距过小时且未采取防电磁干扰措施),通过IP化处理就可以大幅削弱。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