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设计应用 > 6自由度机器人关节间隙误差分析及仿真

6自由度机器人关节间隙误差分析及仿真

作者: 时间:2014-02-13 来源:网络 收藏


轨迹试验

现让绘制一正方形,以验证整体性能。

末端固定一黑色油性笔,工作平台上放置一白色带灰色条纹瓷砖,见图4所示,以便于机器人在其上绘图。



图4 机器人轨迹试验图

机器人末端姿态采用zyz欧拉角表示,单位为度;坐标单位为毫米,在直角坐标空间对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坐标设置如下:

第一点:坐标(350,0,5),姿态(0,180,0);

第二点:坐标(450,0,5),姿态(0,180,0);

第三点:坐标(450,100,5),姿态(0,180,0);

第四点:坐标(350,100,5),姿态(0,180,0);

第五点:坐标(350,0,5),姿态(0,180,0);

其中,第一点与第五点重合以保证绘制出一封闭正方形。

将直角空间坐标转换为关节空间坐标。机器人根据生成的关节坐标进行正方形绘制。各点位置以及绘制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机器人绘制轨迹图

结果显示,机器人所绘制轨迹为一平形四边形,存在以下问题:

● 第1点与实际点偏移2mm;

● 边12和边34与期望轨迹夹角为2°;

● 边23和边41与期望轨迹有近1度偏移;

● 轨迹线条不均匀。

误差分析

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装配对整体的性能影响很大,在对程序、电器部分排查后,将误差的原因锁定在结构部分。

机器人第一关节电机安装在基座上,其余5个关节电机安装在同一个方向,见图2坐标系x0y0z0中x0负向,重量集中在该方向。

用手晃动每个关节,发现第二关节(见图2 坐标系x2y2z2)存在关节间隙,该间隙主要是轴承轴向间隙引起。初步判断机器人轨迹偏移可能是由于第2个关节的间隙产生,机器人手臂重量导致手臂向间隙方向有一定角度的滚翻,即绕x0轴逆时针转动一微小角度。

建模

现增加一虚拟关节,等效机械手臂的滚翻。虚拟关节轴线垂直于第2关节的轴线方向,建立图6所示的相关机器人坐标系。



图6 增加虚拟关节机器人坐标系

其中:z0为基座原点,坐标系x2y2z2为机器人第2关节坐标系,坐标系xmymzm为增加的机器人虚拟关节坐标系,轴线zm垂直于关节2轴线z2。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