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充电器和适配器无负载总功耗研究
其中Itot = Icc + Iref + Iopto
而且,驱动一个光耦合器所需的电流Iopto 通常为1.5mA。
这说明对于一个Vout = 20V, Iref = 7mA, Icc = 1.5mA,Iopto = 1.5mA的无负载典型系统,二次侧功耗(Pout)等于:
Pout = (Vout Vtot) = (Vtot (Iref + Icc + Iopto)) = (20V (7mA + 1.5mA + 1.5mA)) = (20V 10mA) =200mW
一次侧功耗
现在我们将注意力转向一个典型适配器应用的一次侧,一个开关电源的一次侧由若干个功能块(例如:功率因数校正和脉宽调制)构成,每个集成块都会提高器件的总功耗。但是,因一次侧功能块引起的总功耗在无负载条件下通常假定为80mW左右(因为充电器和适配器的功率范围在5W之内)。
额定功效 是有关一次侧总体功耗的关键系数,最高的额定功效大约50%。这就是说,将1mW的功率传输到二次侧,在一次侧需要2mW的功率。
回到我们上面的方程式计算中,在无负载条件下,如果我们在二次侧需要200mW的功率,就必须在一次侧产生400mW的功率,而且还需要80mW的电流驱动脉宽调制控制器。
这个关系式表明,如果在二次侧降低无负载功耗,那么,一次侧将获得两倍的好处。
优化系统
通常情况下,当一个人设计充电器或适配器应用时,这个应用的无负载功耗目标就已经确定了。具体目标可能是500mW或300mW,但是,直到今天,无负载总功耗达到100mW似乎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及。
在本节我们将看到三个实例系统:
(a) 一个典型的二次配置,如图1所示;这个系统采用一个通用二次集成电路,如ST的TSM103。
(b) 一个先进的二次侧电路图(见图3),这个结构采用一个集成电路,如ST内置自极化电压基准器件的TSM1011。这个自极化电压基准器件的集成取代了电阻器Rref,,从而消除了基准电流Iref。
(c) 一个先进的二次侧电路图(见图3),这个结构采用一个极其先进的集成电路 ST的 TSM1012,在无负载条件下,这个电路消耗电流仅150礎 。
除考虑典型的二次侧结构(图1)和先进的二次侧结构(图3)外,现在市场上还有三种只需0.5mA的光耦合器。我们将会看到,使用这种光耦合器也能将功耗降到很低。
下表列出了上面讨论的三个系统中的每个系统的参数:
从上表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采用一个小功耗光耦合器配合TSM1012的系统,与一个典型的恒压恒流二次侧对比,前者的功耗经济性接近80%。最重要的是,采用这个先进的系统,无负载功耗能够降低到近100mW。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