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继电器温度特性测试设备研制
测试要求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3225.htmGJB 1517A—2011《恒温继电器通用规范》空气测定法要求:继电器应放在一个循环空气箱内。为了监测触点的工作,继电器应接到一个合适的指示电路中。当温度分别在动作和回复温度范围±2.8 ℃以内时,温度变化的速率应不大于0.55 ℃/min。为了减少温度读数视差错误,继电器应循环三次,但每次读数都应在详细规范规定的公差之内,而且每次循环都应记录动作和回复温度。各自三次读数的平均值即为动作和回复温度点。
控制过程分析
升温过程
系统的比较理想的升温过程温度曲线如图2所示。其中

minT=actT-errT-2.8
maxT=actT+errT+2.8
式中 minT—最低控温点
maxT为最高控温点,actT为动作温度点,errT为动作温度整定值。
(1)在时间段0~t1内,为非算法控制阶段,输出的导通时间为全周期,在此时间段内控制的目标温度为minT。
(2)从实际温度达到需要进行控制的温度ctrT( (3)经过t1~t2时间段内的预备控制调整,当温度上升到minT,即运行进入t2~t3时间段时,系统已经比较稳定,温升速度可以较好地控制到要求0.50℃/min左右。
(4)当realT(实际温度)大于maxT后,即待测温度继电器在升温过程中理论上都已应该动作过一次了,也即升温测试过程已可以结束了,所以不再需要用PID控制,只需全功率加热,达到一定温度后就可进入降温测试过程。
降温过程
当realT(实际温度)达到一定温度(downT)后系统进入到降温测试过程,因为此时系统的温度与highT偏差不大,为了保证系统进入lowT~highT范围内以后不出现大的超调,此时就开始用PID算法进行控制。系统的比较理想的降温过程如图3所示。

(1)在时间段t4~t5内,控制的温度目标为highT。
(2)经过t4~t5时间段内的预备控制调整,当温度下降到highT,即运行进入t5~t6时间段时,系统已经比较稳定,降温速度可以较好地控制到要求0.30℃/min左右。
(3)当温度达到lowT后,即降温测试过程已经结束,可以不必进行严格的控制了,只需全功率制冷(关加热器)至室温。如果没有进行过升温测试过程的话,降到较低温度后再进入升温测试过程。
继电器相关文章:继电器工作原理
时间继电器相关文章:时间继电器
pid控制相关文章:pid控制原理
pid控制器相关文章:pid控制器原理
温湿度控制器相关文章:温湿度控制器原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