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汽车半导体市场趋势与战略报告
2024年,中国汽车半导体出口额从2020年的2808.1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4191.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9%,这得益于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销量的增长。该报告为市场领导者和新进入者提供了有关中国整个汽车半导体市场及其细分市场收入估计的宝贵信息。它将帮助利益相关者了解竞争格局,更有效地定位他们的业务,并规划适当的上市战略。此外,该报告还提供了对当前市场状况的见解,并强调了行业内的主要驱动因素、限制因素、挑战和机遇。

中国汽车行业半导体市场正面临国内外公司的大量投资。中芯国际、华为海思、长江存储、比亚迪半导体和清华紫光集团等主要参与者正在引领国内努力,而英特尔、三星和 SK 海力士等国际公司正在通过合资企业和新制造工厂扩大业务。中国政府通过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地方政府资金、补贴、税收减免和低息贷款等方式支持市场,所有这些都旨在实现自给自足和完整的供应链。
随着全球对先进电子和汽车技术的需求激增,中国向全球出口半导体,通常将香港作为贸易中心。现代汽车(主要是电动汽车和联网汽车)的兴起显着增加了对半导体的需求,因为这些车辆需要先进的芯片来实现动力总成控制、高级驾驶辅助、信息娱乐和电池管理。因此,汽车行业已成为中国半导体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存储芯片是中国汽车半导体市场的第二大细分市场。
存储芯片在中国汽车半导体市场排名第二。由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消费电子产品和先进汽车技术的推动,对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需求飙升,这些芯片也在全球半导体行业中占据第二大地位。存储芯片对于在电子设备中存储和检索数据至关重要,支持从应用程序执行到实时系统作的一切——这是依赖大量数据来实现信息娱乐、ADAS 和自动驾驶功能的现代汽车的基本要求。存储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的高端信息娱乐系统、ADAS 和数字仪表盘。
由于其复杂的计算和数据处理需求,电动和自动驾驶汽车需要更多的内存。中国正专注于提高成熟节点芯片的国内产量,同时在先进存储技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在 NAND 和 DRAM 方面,长江存储和 CXMT 等公司处于领先地位。长江存储开发了先进的 3D TLC NAND 芯片,可与三星和美光等全球领导者竞争,而 CXMT 则生产并发布了 G4 DDR5 DRAM。中芯国际还为华为的 Mate 60 Pro 制造了 7 纳米芯片。
印度是中国半导体第二大进口国。
印度是全球第二大电子、集成电路和存储芯片进口国。这主要是由于该国强劲的电子行业、数字化以及缺乏大规模的国内半导体制造。2024年,仅从中国进口电子集成电路就达到610万美元。这些组件对于信息娱乐、ADAS、远程信息处理和数字仪表盘等高级功能在汽车领域至关重要,这些功能需要大量的内存和处理能力。在消费者对连接性、安全性和电气化需求不断增长的推动下,印度先进汽车功能市场正在迅速增长。
电动汽车的采用在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更快采用和制造 (FAME) 计划等政府举措的支持下,联网汽车正在加速发展。对印度电子和半导体生态系统的投资也在增加,国内外公司都在扩大生产和研发。政府推出了电子制造生产挂钩激励(PLI)计划等激励计划,随着当地供应难以跟上步伐,对进口存储器和集成电路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最近的例子包括塔塔汽车和马恒达等汽车制造商将更复杂的电子设备集成到其最新车型中,反映了印度汽车和电子行业技术驱动增长的更广泛趋势。
研究范围:
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汽车半导体市场,重点关注各种类型,包括微控制器、功率半导体、传感器和 MEMS 设备、存储芯片以及模拟和混合信号集成电路。它研究了出口趋势、贸易政策和限制的影响以及半导体行业远离中国的多元化。该报告还探讨了替代制造目的地,对这些地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以及与转型相关的挑战和战略。
此外,该报告还评估了全球汽车行业对半导体市场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展望。它包括有关推动中国半导体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的详细信息。对主要行业参与者的全面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业务概况、产品供应、关键战略、合同、合作伙伴关系、协议、新产品发布、并购。
该报告提供了对以下几点的见解:
分析影响中国汽车半导体市场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国内半导体投资增加)、限制因素(12毫米机器制造设施短缺)、机会(<12英寸晶圆制造商的大量投资)和挑战(技术差距)
产品开发/创新:详细洞察中国汽车半导体市场即将推出的技术和新产品
市场发展:全面的市场信息——报告分析了中国各国的认证和品牌保护市场
市场多元化:有关中国汽车半导体市场新产品和服务、未开发地区、最新发展和投资的详尽信息
竞争评估:深入评估中芯国际、兆易创新半导体公司、诺芯微电子、士兰微电子和海思等领先企业的市场份额、增长战略和服务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