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业界动态 > 国产柔性OLED面板的国产化率增至98.2%

国产柔性OLED面板的国产化率增至98.2%

作者: 时间:2024-10-08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收藏

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柔性市场出货量达到了1.6亿片,同比大幅增长39.9%,环比增长17.5%,占整体智能机市场的72.2%。其中,国产柔性出货量约为9400万片,同比激增79%,表现尤为亮眼。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2410/463431.htm

CINNO Research研报指出,随着国内柔性OLED产能持续释放以及向低阶产品市场不断渗透,全球柔性OLED面板出货量持续扩大。近几年,除苹果、三星外,华为、小米、oppo、vivo等主流国产品牌柔性OLED面板订单量持续由三星显示转向国内厂商。随着国产柔性OLED面板订单量的增加,国内厂商的市场份额正在迅速增长,占比已达58.9%,首次超越韩系厂商。

2024年第二季度,京东方份额达28.1%,排名第一,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4个百分点;华星以26.7%的份额排名第二,同比上升12.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7个百分点,份额增长最大。此外,天马和维信诺分别以23.8%和19.6%的份额排名第三和第四。值得注意的是,而三星份额降至仅剩1.8%,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主流国产品牌柔性OLED国产化率已增至98.2%。

· 华为作为国内手机品牌的主流厂商之一,布局主要在于高端市场,中端市场有所加速,低端市场暂未真正开始。2023年下半年,华为凭借Mate60系列强势回归,受到消费者热烈追捧,其销量在中国市场表现强劲,即使在供货量不足的情况下,也带动华为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快速增长,尤其在5000元以上高端智能机市场。

从华为柔性OLED手机面板供应商结构来看,2024年第二季度,华为柔性OLED手机面板京东方出货占比48.1%,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3个百分点,虽同比、环比均有所下滑,但依旧是华为柔性OLED供货主力;维信诺占比31.3%,排名第二,同比下降1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5个百分点;华星占比20.6%,同比上升15.3个百分点,环比上升5.8个百分点,华星于Q3'23开始给华为nova系列手机供货,在华为柔性OLED手机面板供应商中成长迅速。

从近几年华为柔性OLED手机面板供应商结构变化来看,一方面华为彻底实现了面板100%国产化,另一方面华为正不断优化其供应商结构,倾向于保持一个多元化的供应商体系。

· 小米作为目前柔性OLED面板用量最大的另一主流国产品牌,同样也在加快国产化率进程。从小米柔性OLED手机面板供应商结构来看,2024年第二季度,小米柔性OLED手机面板华星出货占比62.6%,同比上升7.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7.4个百分点,在柔性OLED手机面板供应上,小米与华星长期深度绑定合作,华星占据小米大部分采购份额;天马占比23.5%,排名第二,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8个百分点;维信诺占比8.6%,同比上升8.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小米于2023年年底再次导入维信诺,虽然目前占比不高,但后续仍有提升空间;三星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6.5%缩窄至5.3%,同比下降11.1个百分点,环比上升4.8个百分点,而这一比例在2022年为22.2%。

从近几年小米柔性OLED手机面板供应商结构变化来看,一方面小米在面板供应商的选择上逐渐减少了对韩国企业的依赖,转向更多的国内供应商,另一方面小米也在多元化其供应商结构。

640.png

随着高需求市场的持续扩大,中国的柔性OLED面板厂商已经在出货量上超越了传统的韩系竞争对手,这一显著增长不仅反映了国内制造能力的提升,也标志着中国厂商在全球柔性OLED市场竞争中的崛起。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中国厂商在柔性OLED面板技术上的不断突破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未来中国厂商在柔性OLED市场上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

国产柔性OLED面板的市场份额实现了对韩系厂商的首次超越并非偶然。早在2023年,中国柔性OLED面板出货量就已经达到了全球产能的一半。随着天马、维信诺等其他厂商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柔性OLED生产领域,使得全球产能规模不断扩大。这表明,中国厂商在柔性OLED领域的崛起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柔性OLED技术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具有轻薄、可折叠等特点,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LCD面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扩大,预计未来几年内,柔性OLED面板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中国厂商凭借其强大的产能和技术积累,在这一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也将在未来对显示市场格局产生巨大影响。



关键词: OLED 面板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