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催熟“音箱梦” 谁来定局?
二、互联网巨头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707/362049.htm以BAT、京东为主导的巨头,位居产业链的顶端,掌握着大量的资源,都企图推出智能音箱产品来占领家庭的交互入口。它们都希望通过音箱来构建以自己为主导的生态,从而掌控平台上巨大的数据价值。此外他们布局智能音箱也是为了寻找未来的交互入口,承载其电商、服务和内容等优势。
京东
在国内京东是最早向亚马逊“取经”的公司,在2015年初就和科大讯飞成立合资公司灵隆科技来研发叮咚音箱,在同年的8月份灵隆科技便推出了首款智能音箱。目前其官方公布的累计销量为100万台,尽管是国内销量最多的智能音箱,但这也不过亚马逊Echo的1/10。
这款音箱的背后不只是音箱,而是整个家庭的“入口”,为此,京东组了一个“局”,率先邀请了语音技术大牛科大讯飞,来共同研发产品,推出叮咚音箱。此后又推出全新的京东微联,而目前其平台上已经有500款家电产品,都可以通过叮咚音箱来控制。
阿里巴巴
在2015年8月,阿里巴巴便联合飞利浦推出了阿里小飞WiFi音箱,尽管当时采用的是按键语音,但也向家庭交互终端迈进了一部。6月8日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称,阿里和喜马拉雅FM也在合作推出有AI能力的智能音箱。阿里有最大的电商平台,试问阿里会放弃这样一个占领家庭购物的入口吗?
百度
而在今年的CES上,百度度秘和小鱼在家联手发布基于DuerOS系统的新一代小鱼在家机器人,试图把视频通话机器人打造成标杆式产品,占领家庭交互入口,从而打通其搜索和商业化服务。
另据了解,腾讯也在积极布局智能音箱。
人机交互方式的演进是近期互联网大佬喜欢谈论的点,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再到AI时代,我们的交互方式也将伴随从键盘鼠标到触屏再到智能语音助手。
三、运营商
不单单互联网巨头、老牌家电企业在做智能音箱,运营商也参与进来了。在三大运营商中,目前已知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已经和第三方的音箱制造企业合作,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
谈到这里就必须提及一个群体——深圳硬件“集团军”,没错,他们是这波智能音箱浪潮中的重要一环,有太多的音箱硬件或者技术模块来自这里。而华美兴泰(深圳)就是深圳硬件企业中的一个代表。
2017年6月,华美兴泰(深圳)公司中标中国移动总公司IOT-HUB+智能语音助手音箱项目,标的金额3000万人民币。华美兴泰核心负责人称,他们在智能音箱上的研发已经有3年,除了语音识别使用的是科大讯飞的技术外,从音箱硬件、软件、语意定义和内容接入都是他们自己在做。
华美兴泰是深圳硬件企业中最早做智能音箱的一波,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之前从事路由器、移动电源相关的产品研发和生产。在2014年底智能音箱开始进入国内市场,华美兴泰便转向这个领域,正是凭借着先入优势和硬件积累,该公司和百度、乐视、中兴等都有合作。该负责人称,他们也是痛苦了很久,但真正的春天要到明年。此外,他还爆料不但中国移动在做智能音箱,中国电信也在做。
回到中国移动本身,这是其推出的第一个智能音箱项目,该产品将整合中国移动andlink 智能家居协议和咪咕音乐资源。再加上中移动较早就布局的物联网OneNET开放平台,可见中国移动从一开始就是奔着家居标准、平台去的。
然而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中移动这样近乎外包一款音箱产品,并接入自身的软件和标准,其能否为用户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呢?但从中移动在物联网中的布局来看,智能家居只是其局中一环,而智能音箱的作用更在于构建标准,从而将产品接入其云平台中,实现从运营流量到运营数据的转变。
四、传统家电企业
在智能家居的市场争夺中,传统的家电企业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是老牌家电企业。互联网的浪潮曾压制了他们的光芒,而如今迎着智能家居的号角,他们再次向世人发出他们对科技的呐喊,彰显他们与时俱进的能力。海尔、美的、长虹如此,中小智能家居、家装企业亦如此。
海尔
在这股浪潮中海尔无疑是最亮眼的一个。在今年的CES Aisa上, 海尔就展示了其在优家生态、智能浴室、智能厨房等方面的进展,并且它也在做智能音箱。海尔优家的一位产品负责人告诉智东西,海尔也在联合合作伙伴在做智能音箱,目前还在攻城阶段,还未上市。

但海尔并未把整个家庭入口全压在智能音箱上,该产品负责人表示,海尔在做“全屋语音”,而智能音箱只是家庭交互的一个场景。
海尔目前已经推出相应的终端产品,如智能冰箱、卫浴的“魔镜”,但尚没有加入语音交互,预计将会在下一代产品中加入语音交互模块,这可以理解为将其它家电变成另一种形态的“智能音箱”交互入口。
此外,为了使智能音箱获得更多控制家电的能力,海尔在部分遵循OCF标准的同时,也在积极构建以自己为主导的家居标准,以期在未来获得更多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控制权。
五、内容提供商
内容提供商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在于为渠道所束缚,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建立渠道,建立入口。目前,喜马拉雅和酷狗都结合自身内容推出了相关的音箱产品。
喜马拉雅
就在今年6月20日,喜马拉雅FM联合猎户星空、洛可可、佳禾智能推出“小雅AI音箱”。小雅AI音箱是一款全内容音箱,它由猎户星空提供核心语音技术支持,喜马拉雅负责内容、硬件落地,洛可可提供设计和佳禾智能负责硬件生产,是一款协同参与的产品。
正如猎豹移动CEO傅盛谈及的,真正的AI不应该仅仅有技术,而是真正能和生活相结合的产品,真正解决用户痛点,满足用户体验。小雅音箱作为一款全内容音箱,能否在入口大战中获得更多的用户,就需要深挖“陪伴”的内涵。
喜马拉雅联合几位玩家组的这个“局”,让我们看到了内容提供商如何建构一款智能音箱,以及在巨头的包围下,“抱团取暖”,参与入口争夺的。
六、中小创业者
众多中小企业以及创业者则是江湖的另一面,很多时候我们看不到他们的存在,因为他们更多的是大企业局中的一环,提供技术或者硬件,然后贴上别人的标签。然而他们也有他们的生存法则。
目前已有超过15家的创业公司推出了其自身的智能音箱,如Rokid的Pebble音箱,聚熵科技的小智超级音箱,出门问问的Tichome智能音箱,以及问之科技的麦宝智能音箱。此外,还有众多提供硬件和技术解决方案的中小企业和创业者。
问之科技表示,推出音箱产品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进行技术展示,来吸引一些项目合作;其二是现有的一些家装、家居公司有需求,可以直接将产品和这些公司对接。
但当问及到智能音箱存在的问题时,问之科技的负责人称,技术方面的瓶颈可以随着技术的迭代来解决,但是当下最大的问题在于智能音箱市场太小,用户没有使用的习惯。
而摩尔声学则是一家深圳的技术解决方案商,其主要从事远场算法和硬件方面。该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讲到,像暴风的产品,其智能电视的远讲语音和外设就是他们生产的,他们还在和腾讯、百度、科大讯飞等公司合作进行硬件和智能音箱的本体开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