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业界动态 > OPPO VS 华为 贸工技和技工贸下一回合谁胜面更大?

OPPO VS 华为 贸工技和技工贸下一回合谁胜面更大?

作者: 时间:2017-07-17 来源:手机中国 收藏
编者按:10年前行业热议的技工贸和贸工技两大体系阵营,以OPPO和华为为代表,均以成功者的姿态进入世界前五强。10年积累,赛程过半,技工贸和贸工技在下一回合的角逐,谁胜面更大?应该铭记的历史节点,有更多的更该被铭记的历史真实。

  贸工技的前车之鉴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707/361782.htm

  至此,笔者仍然有些杞人忧天的看法:一个事实是,曾经在传播上对负面消息坚壁清野的,笔者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来自真实消费者的非议,非议的有道理也没道理,就是“贵”,换言之,是性价比略差。

  想当年!爱多只用了4年便成为国内市场占比超过23%、收入达27个亿的民营企业:第一个悬疑广告;第一个在央视投放的VCD;第一个挑起VCD价格战的品牌;第一个电子类产品央视的标王……加上成龙代言的深具人文情怀的广告片,爱多的营销很血性,很高效。

  1996年,胡志标用2.1亿元打败段永平的步步高,拿下央视标王时,绝对不会想到爱多会在5年后倒下,甚至倒在了整个DVD制造业淡出消费市场以前。

  在当时,VCD芯片是荷兰菲利浦和美国C-CUBE的,机芯是日本索尼与美国ESS。同为组装英雄,出走小霸王后创立步步高的段永平,其背后宏碁19%的股份,给步步高的技术做了有力背书。

  吴晓波《大败局》中讲述:“做企业,最后的取胜者有3个特征:一是要资本实力优势明显;二是科技研发能力超前;三是有较清晰的市场战略。”

  笔者认为:短期的竞争中,具备两项优势可以弥补第三项不足的短板,但如果只有一条优势,显然不够。面对增量市场的打法,和资本撬动收入的市场战略,是否可以放之四海八荒皆准的无限扩大营业额? 当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核心技术基本由供应商决定,消费者与厂商的信息越来越对称,从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拷问的性价比时,持续高溢价是否是合理的市场策略?而庞大高额促销提成和轰炸式的市场投放惯性,又是否牵制着欲罢不能?

  或许是嘴上说来终觉浅,企业大时惯性也大,停不下的OPPO有OPPO无奈,管理好自己的欲望,不易。

  遭遇战正酣,双赢也许可以有

  看似倒在自己短板上的企业,其真实内因或许是倒在自己的惯性和欲望上。技术短板的爱多倒下了,但技术强大如诺基亚不也倒下了?!科技以人文本的诺基亚的鼎盛时期,恰逢智能机发端,但强大的惯性和自负,让诺基亚看不见以苹果iOS和谷歌Android所引领的智能机普及化大潮汹涌来袭,诺基亚却迟迟的拿不出能与之匹敌的产品,导致产品滞销,渠道反水。

  而强势的诺基亚又惯性的坚持其强势态度,让媒体众口铄金成为了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中国的传媒历来有同情弱者、钦佩思想者的传统,对于强者,大抵是畏而不敬。即便在鼎盛之时,也会有记者以”淘大粪“的不懈勇气来冒犯至尊,赢取新闻轰动,更何况企业自曝弱点,不被传媒穷追猛打,便是怪事了”(引自《大败局》2007修订版,作者:吴晓波)。

  如果能坚持看到和承认事实,尊重市场变化,抛却惯性,并立于中国手机品牌的第一和第二的和OPPO很可能也将并立于世界。

  对于技工贸的,无论是通过通信基站积累的技术,还是遍布各地的研究所与360多个标准组织、产业联盟,甚至是5G标准的制定及研发的投入,每一项都为未来铺平了道路,也为手机成为全球市场份额第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学习OPPO的渠道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过去20年的技术积累,呈现到今天的消费者面前的仅仅是冰山一角,说才刚起步也不为过,加之面向未来10年甚至20年、30年的自由开放的技术研究和积累,前景不可限量。

  对于贸工技的OPPO,贸易庞大和成熟到今天,稳步发展不是问题。但相比技术积累多年的华为,技术发展本身存在马太效应,差距可能越来越大;坚持有限的技术创新,找到每个时期用户喜爱的微创新以赢得市场;在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中,适度的甄别打法;全球建厂,为企业背书品牌和代工两套马车,是合理充分的贸易准备。

  笔者坦言:当技工贸与贸工技公司以接近的实力和形象出现在消费者面前的时候,内在差别已相去甚远,贸工技的鼎盛也许仅仅是技工贸的起点。华为依此前行,在全球范围内挑战苹果和三星的目标不是痴人说梦。同样,笔者对这些年大众消费市场遇冷的中兴心存期待,那个踏实积累技术的中兴再战市场,只待时日。在华为代表的自有技术崛起的当下,以集成品控见长的OPPO,也许可以考虑适度向消费者和市场低头,控制合理的出货量和溢价空间,全球优秀手机品牌始终会有其席位。

  无论中国品牌如何争夺高下,此消彼长,中国制造的时代,无论从数据还是技术积累上看,已经到来。而这次中国智造的崛起,呈现两个特点:一个是自有核心技术;一个是群体性。我们曾经期待的那个中国智造的未来,已经到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键词: OPPO 华为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