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业界动态 > 液流电池取代锂离子电池?中间还隔着一个石墨烯

液流电池取代锂离子电池?中间还隔着一个石墨烯

作者: 时间:2017-02-17 来源:钛媒体 收藏
编者按:人类一边使用相对稳妥的新型电池技术,一边也在不断寻找更加清洁的能源来提升电池技术,尽管阻碍重重,但是探索仍要继续。

  二、液流电池迟迟未能商用,自身局限性较多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702/344105.htm

  作为储能系统,液流电池在风电等大型储能领域尚处试验阶段,商用就更是难以企及。上文哈佛大学研究的新型液流电池亦处于研发阶段,可以先探究目前已有的液流电池中主要的钒系电池存在怎样的局限性。

  从理论上来讲,钒的化合物可以作为添加剂,放入现有的锂电池中,这就类似于的用途。

  然而,钒电池正极液中五价钒离子在温度高于45度的情况下,会析出一种名为五氧化二钒的剧毒物质。该物质的沉淀会堵塞流道,包覆碳毡纤维,恶化电堆性能,最终致使电池报废。更重要的是,五氧化二钒这种剧毒物质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此外,全钒液流电池需投入极高成本。比如一个5千瓦的液流电池,共计需投入40.6万的主材料成本,还要额外投入次要材料及人力成本。

  最后,液流电池能量密度极低,大概只有40Wh/kg,加之此类电池呈液态,因而占地面积大。

  基于以上局限性,液流电池很难大规模应用,更难实现商业化。

  对液流电池的探索代表了人类不断寻找新能源的决心,只是目前这种技术还不够成熟。相比之下,电池技术比较稳妥,已在智能设备中有所应用,而人类也在不断寻找更加清洁的能源用于发电。

 三、稳妥的电池技术得以商用,未来存在更多可能

  在当今的新兴电池技术中,电池技术算是比较稳妥的。去年年底,华为在第57届日本电池大会上推出了首个应用了石墨烯技术的。这种电池借助了新型的耐高温技术,可将的上限温度提高10度,其使用寿命也达到了普通的2倍。

  相比于尚处研发中的新型液流电池,石墨烯似乎更靠谱一些。当然,石墨烯本身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但毕竟已经在智能设备中得以应用。

  因此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石墨烯会在下一阶段更多地被应用于提升电池技术之中。在电池技术发展的道路上,一蹴而就是行不通的,而通过稳妥的、成熟的技术逐渐进行过渡,应该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当然,这并不是说电池技术领域可以为求稳妥而停滞不前。相反,为了使电池技术不再成为移动时代发展的阻力,应该更大胆地去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能源为电池技术的进步提供动力。现在已经有相关的研究,并且也取得了进展。

  比如日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研团队研制出了新的发电方法,利用化石燃料发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的浓度差发电。这种名为“流动单元”的装置产生的平均功率密度为0.82瓦/平方米,高于以前近似方法获得值的200倍左右。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环境科学和技术》杂志上。

  无独有偶,芬兰科学家也在研究如何利用动能、热能及太阳能为设备供电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名为KBNNO的铁电材料,将热量及压力转化为电力。芬兰University of Oulu(卢奥大学)的研究人员则利用钙钛矿晶体结构从多个能量源中提取能量,并希望能够通过研究收集到更多的能量。

  这种设备的制造过程并不复杂,一旦找到了最佳材料,在之后的几年就有可能将这一技术投入商用。如果这种设想得以实现,我们可能不必再将移动设备插入插座上充电,而是从自然能量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电力,实现真正的能源清洁。

  通过以上成果可以作乐观的预测,未来在电池领域将会出现更多的新技术,它们可以提升电池的利用率、续航能力等要素。在电池技术乃至任何一种技术的发展道路上,既需要稳妥成熟的前行,也需要大胆前卫的创新,二者结合才可能更好地推动移动时代的进一步发展。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