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医疗电子 > 业界动态 > 国产医疗器械与GPS竞逐:从无到有“走出去”

国产医疗器械与GPS竞逐:从无到有“走出去”

作者: 时间:2016-12-25 来源:经济观察报 收藏
编者按:自CT进入中国以来,中国的大型医疗器械就以进口为主,至今已形成了被业界简称GPS的三巨头(GE、飞利浦、西门子)。GPS长期垄断着中国医疗器械的市场,从高端、大三甲医疗机构到低价位、县级医疗机构,从CT到MR。

  与GPS竞逐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42064.htm

  据报道,国产的崛起,曾迫使国外二手逐渐被淘汰,而进口也大幅降价,平均降幅达到20%-30%。

  尽管本土器械企业正在成长,曾迫使进口设备降价,但目前国内的大型医疗器械,如CT、等市场依然以“GPS”为主,数据显示,GPS占高端医疗设备市场超过70%以上的份额。据媒体援引国家卫计委的统计,目前国产医疗设备绝对数量甚至超过80%,但多集中在了中低端领域。而进口的医疗设备凭借价格昂贵、技术整合度大、科技含量高等优势,占据着医疗设备“金字塔”的顶端,以不到20%的数量占比,赢得了90%的市场价格。另外,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发布的《2013年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统计,进口医疗设备价格普遍高于欧美日等原产国50%-100%,如TOMO放射治疗系统等设备,在欧美日等国家多为250万美元,我国进口多在500万美元以上。

  对于本土器械企业来说,在研发上不断发力推出自己的产品,同时保证了性价比,在市场上不断突破GPS的围城。业界人士曾透露,国产器械相较GPS有20%左右的价格优势。

  一直以来,国产器械凭借性价比在中低端价位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但近些年,随着GPS也纷纷加强本土化,推出低价位的产品,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又被强势竞争。为了在GPS的挤压下生存,本土企业纷纷采取了适合自己的策略,除了继续大打“性价比”的牌之外,也纷纷选择了差异化的战略。

  奥泰医疗向记者坦诚,在GPS低价竞争策略下,像其他国产品牌一样,奥泰确实面临市场份额被进一步挤压的压力。针对县级医院市场,奥泰通过性价比、金融解决方案、“白金”售后服务、区域医学影像中心等一体化解决方案来应对GPS的低价竞争。

  东软医疗选择了向上溯游,加大研发,在高端设备上发力。在CT领域,东软医疗一路从双层、16层、到64层进击128层的全系列CT产品,其中2015年研制成功的NeuViz128多层螺旋CT成为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28层螺旋CT,也是国内自主研发生产的高端产品。

  为了在高端器械中,进一步发力,东软医疗持续加码研发,尤其是在独立品牌运作,获得巨额投之后。2014年末,弘毅投资、高盛、东软控股等斥资16亿元人民币对东软医疗进行增资,今年7月份,东软医疗完成了第二次增资交割及股权转让手续,并成立了新董事会,公司真正意义上成了无实际控制人的公司,完善了新的公司架构的调整。并且一路向IPO进击。

  据东软医疗介绍,未来,在资本助力下,东软医疗将加大研发投入、扩大海内外市场份额,并通过更多的收购兼并等手段加速发展,来补充生产线和业务线等。武少杰表示,东软医疗2015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高达14%,未来,将还将在除沈阳之外的北京、上海等地建立研发中心;在项目上,除继续投资自身最领先的CT之外,将继续投入磁共振、超声,RT、PET/CT,IVD等,也不排除通过收购进入东软医疗此前未涉足的新领域。

  利好与隐压

  国家相关部门频频出台政策支持国产器械发展,无论是对企业研发生产的鼓励,或者是在招标采购竞逐中的优惠政策。国家卫计委曾启动优秀国产医疗设备遴选工作,这是我国第一次针对国产医疗设备进行公开遴选,并形成优秀产品目录,重点推动三级甲等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2015年,针对国产医疗设备的转型升级,政策方一共下发18部文件,国家政策高度关注医疗器械发展。今年8月,工信部又下发通知,将高性能医疗器械列为五大工程中的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中11个重点领域之一。9月18日,工信部、国家卫计委联合召开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工作会议,要求提高国产医疗设备市场竞争力,加快推动国产设备“走出去”步伐。

  在相关政策鼓励及国产企业研发力度加大投入的情况下,包括CT在内的国产设备份额逐渐处于上升阶段。有行业数据统计,2014年市场份额的国产设备占到22%,2015年上升到44%。CT市场国产设备2014年占9%市场份额,至2015年上升到28%。

  尽管国家频频出台政策鼓励本土器械的发展,但具体企业能得到多少实惠还要看政策的落地和执行。曾有相关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诉苦,尽管卫计委号召医院采购国产器械,但有时招标中对器械参数的指标就已经将国产器械排除在外。另外,一旦拿到了一类器械的采购指标,医院还是更愿意自己再加点钱,采购跨国企业的设备。另外,大三甲医生长期习惯了外资品牌的产品,一时间突然改用国产器械,确实有些难以在短时间适应。该负责人称该希望能在本土器械产品质量保证的前提下,有更有力的政策推动本土器械进入医院,改变医生对国产器械的固有印象。

  业界人士表示,其实成像的角度看,国产器械能满足临床使用需求,国产器械的性价比依然具有优势,除了公立医院市场,因社会资本办医的热潮,非公立医院数量持续增长,也客观上扩充了医疗器械市场容量。武少杰告知,在东软医疗的客户中,民营医院在稳步增长的同时,公立医院的采购增速也呈现了非常好的态势,尤其是二级医院。从整个国内市场看,东软的装机量排第三,位于GE、西门子之后。奥泰医疗表示也对非公立医院市场积极发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CT MR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