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业界动态 > 国产自主SoC 为何只有海思麒麟风生水起?

国产自主SoC 为何只有海思麒麟风生水起?

作者: 时间:2016-10-12 来源:IT时报 收藏
编者按: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手机竞争的白热化,苹果、三星LG等国外厂商开始定制自己的处理器,国内华为、中兴、小米也在搞自家的SOC,而时至今日,华为麒麟一代代进步风生水起,而小米和中兴却只闻脚步声,不见故人来。这是为什么呢?

  二、为何小米与中兴难以跟随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11215.htm

  我们回顾一下华为手机和芯片的成长。华为起步时,芯片仅仅是华为手机部分型号的选择,而在成熟时,恰恰是华为手机上量,成为全国销量第一,世界销量第三的时候。

  做芯片首先要有规模,规模大成本低,订制芯片相比外购才有利可图。否则自制芯片太贵,得不偿失。

  小米准备要自制芯片的时候,小米已经达到巅峰。小米投资了大唐旗下联芯的马甲公司,准备自制芯片。

  联芯本来就是最低端的解决方案,性能比较差不说,客户范围也比较窄,一线品牌鲜有采用。小米要在联芯的基础上自己研发芯片,就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量用自己的芯片。

  而恰恰这个时候整个手机市场转向。2015年后市场进入换机市场,机器越换越高,小米手机开始走下坡路。如果小米做超低价的产品,未必就能卖得好。

  而没有量,就无法平摊高昂的研发制造成本。自制的芯片性能弱价格高,还不如直接买MTK和高通的成品。小米的芯片基本胎死腹中。

  中兴介入的时机更晚,中兴在智能手机发展的前期风光了一阵,随后就落后了。中兴的产品进步太慢,用了几年才达到业界一流水平,而此时智能手机已经进入综合实力的比拼。中兴线上无法与小米,魅族,乐视相比,线下渠道远不如OPPO,vivo,金立和华为。

  中兴的量无法与华为、小米相比,这种情况下,自己研发芯片自然是劳民伤财,芯片即使能做出来,成本也会高的可怕,不如直接采购外购的成品。

  自制芯片技术艰难,成本高昂,又没有足量的量来获取收益,所以小米和中兴的芯片只闻脚步声,不见故人来。

  三、未来还需更进一步

  目前,华为麒麟芯片虽然不错,但是距离苹果的A10依然差距巨大。

  华为目前的水平还是用公版核心,华为产品的性能取决于ARM公版的水平,GPU核心取决于上游供应商的产品。

  而华为的竞争对手,高通、三星、苹果都有自己研发CPU核心,高通还有自己的GPU核心。华为麒麟芯片要达到顶级,还需要更进一步。

  其实,业界并不是没有高性能核心的研发,nVIDIA很早就自己研发ARM指令集的发核心架构,中国的“火星”处理器也是在ARM指令集的基础上自研核心。

  GPU方面,nVIDIA一直很有实力,只是它现在放弃了智能手机市场去做了车载市场而已。

  工艺方面,台积电距离英特尔还有一点差距。

  华为的梦想是超越苹果,三星,高通。

  而要做到这一步,华为需要在多个领域补课。

  核心架构方面,华为需要自己研发或者与其他厂商合作,研发出超越公版的高效核心;GPU方面,华为可以与nVIDIA合作出最强的移动GPU;工艺方面,华为可以争取业界最强的英特尔工艺资源。

  华为手机的梦想是追赶苹果、三星,而华为手机的梦要实现,首先需要华为麒麟追上苹果、三星。麒麟960虽有进步,但是距离苹果依然差距巨大,华为未来还需更进一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海思 麒麟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