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测试测量 > 市场分析 > 动力电池市场格局:中日韩“三国杀”

动力电池市场格局:中日韩“三国杀”

作者: 时间:2016-09-21 来源:第四能源 收藏
编者按:在一片喧嚣声中,我们却也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以中日韩为代表的厂商占据了整个动力电池业务的版图,‘三足鼎立’之势业已形成。

  近年各代表厂商发展情况分析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9/310106.htm

  一、松下:已当老大好多年

  作为专业的能源厂商,松下已连续多年在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并与竞争对手拉开了较大的差距。松下旗下的电池业务较为庞杂,主要包含太阳能电池、储能电池以及电动汽车所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特斯拉在全球的持续热卖,带动成为松下电池业务的主要营收来源。


电动汽车电池领域的中日韩「三国杀」


  众所周知,松下在整个电池领域的技术实力都是无可争议的领军企业。早在2008年12月,出于对电池业务的看好,松下耗费64亿美元巨资,并购了整个三洋电机的全部股份。三洋电机在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两个领域都有雄厚的技术实力,松下并购三洋电机,实现了强强联合,扩大了松下在全球电池市场上的份额。

  此后不到一年,松下凭借顶级的电池技术,与特斯拉展开了合作关系。2010年,两家公司在车用锂电池的研发上密切合作;当年11月,松下出资3000万美元增持了在特斯拉所占有的股份。从此,松下成为特斯拉电动汽车的专用电芯。

  2013年10月,双方合同到期。特斯拉旋即再次与松下签署了四年的合作协议,该锂离子供应合同价值超过70亿美元。与特斯拉的合作,不仅改善了松下在消费电子失利情况下糟糕的财务状况,也给松下各业务部门的调整赢得了时间。2013财年,松下改变了连续两年的亏损状况,取得净利润11.8亿美元的好成绩。松下开始快速实行战略转型,在手机、相机、电视等消费电子领域急剧瘦身,并将资源集中在能源、住宅设备等商用领域。

  2014年,为给旗下电动汽车提供充足的电池,特斯拉宣布在内华达州修建超级电池工厂gigafactory,而唯一的合作厂家则是松下。该工厂分期投资金额总计50亿美元,松下出资额将占到30%。

  特斯拉成功将松下带上了动力电池王者的宝座。然而,松下并不满足于此,除继续保持与特斯拉的合作关系外,开始寻求更多合作伙伴。2014年大众汽车柴油发动机丑闻事件后,大众砍掉了大多数柴油动力汽车项目,转而发力电动汽车,而目前商谈的动力电池合作厂商就有松下。路透社认为,如果最终双方达成合作协议,松下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2016年上半年,松下占据了动力电池市场的半壁江山,占比高达40%,销量是位居第二位的比亚迪的两倍。

  二、LG化学和三星SDI:原地踏步

  LG和三星这两个韩国小伙伴总是相伴出现,这一次也不例外。在智能手机、电视、显示器等消费电子领域,三星和LG打得不可开交,然而,三星似乎总是比LG‘高一点点’,特别是凭借Galaxy智能手机,三星享誉全球。然而在动力电池领域,LG旗下子公司LG化学,则比三星旗下的三星SDI表现好不少,前者年销量约为后者的3倍。


电动汽车电池领域的中日韩「三国杀」


  LG化学成立于1947年,该公司从制造化学化工用品起家,在化学制品和化学材料研发方面,有深厚积累。LG化学在1999年研发出韩国第一块锂离子电池,尽管与日本同行相比,晚了将近十年,但LG化学充分利用自身的产业链协同优势,将旗下材料技术融入到锂电池研发中,缩小了与日本的差距,很快走在世界前列。



关键词: 动力电池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