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靠啥拥抱智能时代 任正非怎么说?
今年5月,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组织召开了4次座谈会,与华为公司Fellow讨论了在华为在智能社会时代的策略,讨论问题包括人工智能、流量、终端、4G/5G、芯片网络能源等多方面的问题。任正非认为,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将变成智能社会,智能社会就是信息大爆炸的社会。这个时期充满了巨大的机会,没有方向、没有实力的奋斗是不能产生价值的。没有正确的假设,就没有正确的方向;没有正确的方向,就没有正确的思想;没有正确的思想,就没有正确的理论;没有正确的理论,就不会有正确的战略。华为具备多路径、多梯队研究的实力,但是方向是否正确?未来社会是什么样子?本文摘选自4次研讨会的实录,并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重新进行了排版。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7/294642.htm如何在坚持管道策略的基本原则下开展智能化学习?
问题:华为坚持管道战略,开放合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未来方向进行探索和研究,掌控不确定性。而人类智能化来自于学习,学习的基础是算法和数据。如果我们上不碰应用,下不碰数据,怎么学习?
任正非:我们要做一个管道操作系统,下面操作管道,上面中间平台是网络集成,对上还要能力开放,把所有内容接进来,实现管道的三点衔接,即任何两个点经过一个转接点就能接通。我们的网络已覆盖世界的1/3,是有可能减少我们内部的转发。当接通需要转发次数变少,价格成本也就降低了,速度也快了。管道操作系统“上不碰内容,下不碰数据”,只是负责信息流量的传送,但我们并不知道送出去的是什么,只要传送了就要收费,包括信息垃圾。有人说,我们需要过滤垃圾,否则将来流量太大。如果我们现在要去区分数据的有用性,就成了一个内容公司,要同时打赢两场战争:信息传送和信息过滤,我们公司有这样的能力做到都是佼佼者吗?如果有一场战争不是佼佼者,会不会导致全局失败?而且我们也不能利用别人的数据来产生新的数据做经营,那会涉及国家的安全问题。

我们说管道操作系统“上不碰内容,下不碰数据”,并不是建立两个混凝土的夹层墙来隔源的。在支撑别人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充分理解客户需求,包括对方提供的内容需求。我们是融合在里面,给内容提供良好的服务,让内容能够通过我们中间件运转起来。数据在我们平台里运转,又还给数据;内容在平台里运转,又还给内容。就像银行流钞票,但并不拥有,钞票都是别人的。
苹果公司是最好的服务商。人类社会有两次整合:第一次是横向整合,IBM推动兼容机,Intel发明286/386/486……,抄了苹果公司的后路,后来苹果公司放弃了,兼容机推动了全世界普及了电脑,给今天人类信息社会的文明作出了伟大贡献。第二次是苹果公司垂直整合,几百万个应用组合在手机里面,这就是互联网随人移动。它也是不碰内容的。在这方面,我们公司与苹果公司相比,还有弱点,是否可以花三年时间努力往前赶一点?现在还不好说。
徐直军:不同的公司对数据的做法不一样。互联网公司千方百计想拥有数据,基于已有数据做各种事情,但IBM不拥有用户的数据,IBM的认知计算主要服务于企业,服务于企业时,企业并没有把数据提供给IBM。回到我们所说的人工智能或者认知计算,首先看这是一个技术,未来多种场景都有需要。我们帮助运营商建网络、发展业务,都需要这个技术,它无处不在,我们是提供整个解决方案去帮助客户创造价值。
关于人工智能
问题:现在都谈AI人工智能,对于这个领域,华为的看法以及未来是否有计划进入?从哲学角度来讲,上帝创造人类,现在人类要创造新的人类,新的人类将来是否会替代人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