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业界动态 > 深度剖析华为如何走出“无人区”的战略

深度剖析华为如何走出“无人区”的战略

作者: 时间:2016-06-16 来源:钛媒体 收藏

  组织:军团如何形成生态型协作?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6/292688.htm

  上面两个章节从实践到理论剖析了进入战略无人区的挑战,其实背后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的“铠甲军团”面临新时代、新使命的应变和适应,这也是整个华为战略系统的核心不确定性因素。

  前一段时间有一篇关于华为人薪资的文章被广泛传播,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两个没有经过考证的数字,即华为集团年收入超过100万的员工超过1万人,超过500万的员工有千人以上。这个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年平均工资10万以内的很多上班族非常羡慕。

  从华为内部人的角度看,一位高管看的很坦然:“年收入500万的老板,很多管理的业务销售额超过百亿的,相当于一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创始人的工作内容和强度。500万自然不算多!”

  “很多人觉得华为工资高,不过一些合作伙伴和华为接触一段时间之后,也会感慨于这个高工资并不好拿,我们的绩效要求确实很大。”这个看法代表了大部分华为人的心声。

  很多华为人全家都在华为工作,夫妻彼此就是在华为认识的,他们一起享受松山湖的美景,一起交替出差,一起讨论任老板的最新讲话,一起反驳外界对于华为的多元解读。华为人在“奋斗者为本”的公司文化感召下,在凝聚着IBM和Hay顾问心血的人力资源体系下,有序有组织有执行力地飞速奔跑。

  这就是本文开头想象的正午太阳下的铠甲军团。

  虽然华为大价钱聘请全球顶级咨询公司专家做了高效完整的组织架构,这个架构也在有效的运行着,但不得不说的是——这个架构是基于“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以用户为核心的组织设计。如图6所示,在目前的市场平均水准来看,这个架构应该说依然领先90%的公司。

  概括起来,这个组织架构是以能力基础设施为基础的,内外部BU的协同,以完成商业战略目标和定位。

  

深度剖析华为如何走出无人区的战略

 

  图6:信息时代以人为核心的组织架构

  不过在智能时代,这个架构受AI的影响,则必须出现几个根本性的变化,如图7。

  第一个就是最高领导层的重度下沉,这个领导层相当于华为的EMT执行管理团队的角色,在2004年11月华为做的最重大的组织架构再造中是把EMT作为最高决策部门进行的垂直管理的组织重构。这个组织变革是以快速决策和提高执行力为根本出发点的。

  但在人机智能时代,“中央智能决策系统”将成为整个公司的真正决策中心,在信息时代我们可以理解为类似“大数据决策”,在智能时代这个中央智能中心将更加强大和高效。中央智能通过内部BU的团队服务于公司的组织单元支持外部BU的运作,最后整个公司的用户触点形成社会化的排布。

  

深度剖析华为如何走出无人区的战略

 

  图7:智能时代智能驱动的组织架构

  在这种智能时代的组织架构设想里,我们还不能对所有公司的组织架构变革做出预判,但很明显我们会看到其中的深刻变化:

  智能化推动公司的思想中心从最高层下移到普通管理层或者智能工程师层级;

  中高层领导者的决策能力最大限度被中央AI替代;

  整个组织决策将更加的直接和高效;

  内部BU和外部BU将无缝对接;

  外部BU和社会化的消费者将纳入管理者的视野。

  这些变化之外,智能时代可能对公司的领导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拥有更多人文思想,拥有清晰的用户需求模型化思维,拥有社群的动员力,拥有智能应用的全局性思考力。

  全面智能化还需要最高管理层能够深刻理解智能应用场景,像Alphabet和Amazon一样既善于布局云端等基础设施,又有能力思考消费场景中的用户体验设定,还能在AI、机器人等领域对创新公司进行果断和大手笔的投资。由此,从现在清晰的通信、消费电子的组织战略,华为可能无需从产品层面描述自己的定位,而像这两家巨头一样从能力的角度描述提供的能力支持。

  一旦华为进入了智能化的竞争通道,可能会一时间和全世界最优秀的公司成为竞争对手,而且每一个对手在特定领域的积累都是10年以上的长期创新和孵化,而且最有可能的是进入了创新狼群的包围,对于习惯于大兵团作战的华为,一段时间可能无法准确的定义目标和进攻方向,因为大型组织的想象力一定是匮乏和单一的。

  说到底,如果锁定智能战略,华为的组织需要经过智能化的阵痛,并接受全新的生态战略洗礼(智能时代的高度智能中心特点,驱动大型公司必须进行生态化布局)。建议华为推动的生态型组织再造包括以下几个维度:

  1.重构创业矩阵:通过创投机制鼓励应用化创新,并形成围绕华为中央智能的创业矩阵;

  2.植入生态协作基因:在通信化、IT化和互联网化基因基础上,强化文化基因,并推动多元的生态型协作,在生态中形成新创造的“化学反应”;

  3.打造去中心化管控:为了化解系统性风险,华为的组织架构可能进行社会化的分拆,不排除个别业务单元通过融资独立上市等,不融资不上市等禁忌可能被打破;

  4.引入资本多元性驱动:在坚持制造业的前提下,这对组织社会化和小型化的需求,通过整合社会资本引入独特的价值评价基因,形成高效的市场化创新孵化机制;

  5.建设国际化支点:对于智能时代的全球性布局将推动华为对美国、德国、日本为核心的创新基地进行更加深度和全面的投资,以保证公司在未来50年获得全球性战略支点保持智能化领先,以抗衡美国最顶尖的智能领导者。

  这个过程对于普通公司而言可能是个性解放的、华丽的和多彩的,但是对于一个全球拥有17万员工的华为,可能意味着阵痛,甚至壮士断腕!

  以上,我们热切的憧憬和期盼华为成为充满人文思想的技术大师,一个在智能时代的奠基者,一个新文明的开创者。我们这里试图寻找和验证华为的战略挑战和盲点,这些都是我们帮助华为在“战略无人区”头脑风暴的一部分。

  与金戈铁马的时代比,未来的华为应该更加虚怀若谷,更加追求多元文明,应该对人类的生活贡献更多的创造力和惊喜。

  如果我们再次回归感性的思维来总结以上所有的战略逻辑,概括起来可以汇集为一句话:能够承载巨轮的只有大海,能够承载英雄的只有人民,能够超越四季的只有太阳。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键词: 华为 摩尔定律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