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盒密码技术改变物联网的5种方式
2、 大幅降低成本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4/290482.htm物联网作为新兴市场的爆发,给全球低迷的经济一个转型与突破点。但物联网更多是属于对成本较敏感的消费类市场,比如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医疗健康、智慧交通等。例如,我们已经看到嵌入式Wi-Fi芯片市场的惨烈价格战,传统Wi-Fi方案价格超过40元,2014年初降到了30元左右,2014年中旬价格下滑到20元左右,后来更退到了仅10元上下。预计在2016年竞争还会进一步白热化。
保护感知设备安全、保护密钥安全也有相应的硬件解决方案,但在这种竞争格局下,硬件方案必然会增加厂商的成本负担,甚至导致因为成本而忽略了安全问题。白盒密码作为软件解决方案,对应硬件方案天然具备低成本的优势。
3、 软件定义安全
Gartner在发布2014年具有战略意义的十大技术与趋势时,首次提出了软件定义一切(Software Defined Anything)这一战略技术——这已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演进。
白盒密码技术作为软件定义安全进入了更底层的基础芯片安全领域。对比硬件提供安全,白盒密码技术利用混淆技术以及各种数学理论在不断地进行突破与研究,未来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针对物联网设备层出不穷的新型攻击,白盒密码作为软件能更灵活的动态响应,可集成其他的安全性措施,更新升级也更为便利快速。
4、 更纯粹的可信关系
移动支付作为金融领域的应用代表着更高的安全性。研究移动支付安全我们发现,硬件SE与TEE常利用来保存与执行更敏感的数据和进程,以保证安全性。但是少有人想到,SE和TEE作为安全元件是需要进行管理的,比如TSM平台,而平台管理者可能是第三方、芯片厂商、手机厂商等;再如TEE开发上提供的SDK,也常常由第三方提供;还有作为安全元件它们是共享的,上面一般都运行着多家金融机构的程序,当然是有安全隔离机制的。但从中我们还是感到了一个应用里太多的参与者,太长与复杂的信任关系。
白盒密码应用无需各类提供商的参与,并且可以一个应用独享,数据与安全可更好的由应用开发商控制,当前HCE云支付就采用了白盒保护方案。白盒密码技术无论从管理上还是技术上,都构建了一个更简化、更纯粹的可信关系。
5、 加速推动物联网的发展
物联网的发展就像一部正在上演的科幻电影,超出了人们日常的思维,除了不断的面对惊喜甚至还要学习着进行生活。物联网在生活中覆盖多个领域,车、家居、医疗、金融、能源、交通、工业生产等等,而在技术实现上每个领域都涉及物联网的三层架构,涉及具体的感知设备、移动APP、云端、通讯等实现与安全保障。
白盒密码作为一个新兴的安全应用技术,能普遍应用在各个行业领域、应用在各个技术实现层面。例如,HCE云支付、车联网,在端点(手机终端、车载终端)层面实现密钥与敏感数据的安全保护;在云计算上,可对云上的软件使用白盒密码,保证在云这个共享资源池上,进行加解密运算时用户需要保密的信息不会被泄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