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市场分析 > “鸿夏恋”若成 郭台铭将如何消化夏普?

“鸿夏恋”若成 郭台铭将如何消化夏普?

作者: 时间:2016-03-29 来源:钛媒体 收藏

  事实上,单从现有的业务来讲,鸿夏恋也是天作之合。众所周知,是苹果最重要的供应商之一,而且是最友好、最听话的供应商,没有之一,但这些友好并没有换来苹果更多的利益分配,反倒是招致苹果的不断压价,但因订单实在太过庞大,双方的合作还算愉快。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3/288948.htm

  长期来讲,要想继续生存,需要持续提高竞争力,目前他们的组装业务已趋于饱和,效率的提升已经触碰到了天花板,据说为了提高组装产能,富士康的单层车间内已经塞下了3000人,这实在是个恐怖的数字;另外,富士康的模具业务依旧强悍,也是苹果甩不掉富士康的重要原因,但苹果以然培养出第二供应商,且竞争力极强。在这种背景下,鸿海想要牵制住苹果,且保持相对不错的利润率,就只能扩大业务范围,于是,收购成为鸿海最重要的战略之一。

  从整个手机的结构来看,芯片、显示器、电池、Camera、外壳是其最核心的零部件,其中芯片、电池技术含量较高,而且鸿海涉猎不多,他们的相关制程也只是SMT生产;外框是鸿海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面板显示器、Camera则是鸿海颇具潜力的业务,之前也积累了一些相关技术,此番若能成功收购,他们将会获得最重要的技术成长和专利储备,加之,同苹果良好的合作关系,相信郭台铭能够为争取更多的订单,这也就意味着富士康可以同时承担iPhone的外壳、显示器和最终组装的业务。

  业务种类的扩大又不止于订单利润的叠加,拿iPhone的组装来说,它虽然只是最初级的代工生产,但却能非常直接反映出零部件的各种问题,从而为零部件的制程改善提供宝贵的建议,比如iPhone的模具部门可以直接到富士康的组装部门追踪自己外框的问题,从而在第一时间内拿到参考资料,但对于其他供应商来说,鸿海就只是他们的客户,中间的利益纠葛不仅延缓了改善速度,更会产生内耗。如果面板是自己的供应商,鸿海内部完全可以share相关资料,从而提高反应速度,这样的模式不单有利于稳固鸿海竞争力,也是产业链的福音。

  收官之作,郭台铭的百年之约

  这些天,关于“鸿夏恋”的新闻正持续发酵,网上也爆出郭总裁于收购中的一些视频,依旧铁骨铮铮,强大又不失温柔,他向夏普管理人员发飙怒吼道:你们日本人,为什么要花这么长的时间来决定一件事儿?我再说一遍,接不接受我的要求,最好赶快考虑清楚…媒体则添油加醋地形容郭董好像是在训斥小学生一样。

  坦白讲,这样的视频和言辞挺让中国人提气的,我们终于找到一些“抵制日货”的高级手段,比之喊口号、写段子等行为更能挽回丢掉的自尊。其实,笔者也非常希望这宗交易能够完成,提气之余,更在于其对中国电子产业链的深远影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郭台铭豪言要帮助夏普走出困境,而且许给它一个百年的未来,这标志着中国企业家的战略思维正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不妨看下,郭台铭的底气从何而来?如前文所述,鸿海干着最基础的代工生意,但却从未错过任何一波科技大潮,他们有参与摩托罗拉V3的神话,并借势把自己的业务扩张到大陆,随后诺基亚、山寨机也有一半的产能来自鸿海,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郭台铭又成为乔布斯、库克的忠实伙伴,成为整部iPhone大片的最佳男配角。

  坦白讲,鸿海的审美性比不上苹果,做的也是基础性业务,但改变世界的往往正是一些基础性的业务,这也是为什么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三星的生命力要远胜苹果。显然,郭台铭不再想着走品牌之路,他也得罪不起自己的客户,转而向“基础领域”深耕,比如工业4.0制造,现代化模具生产,以及面板生产线投资,都是鸿海未来10年的重要战略,而一旦有任何领域取得突破,他带来的生命力必定会非常持久,事实上,基础性业务往往也是最长寿的业务。

  显然,吞掉夏普而且要避免消化不良,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儿,这或许是郭台铭退休前的收官之作,垂垂老矣却壮心不已,对于这些有远见的企业家来说,时间总是最宝贵的,无论是突破自我,还是建功立业,又或者是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精英,他们常感叹时间太少,恨不得向天再借500年,先不论这个百年之约能否兑现,更不要说夏普的收购还有泡汤的危险,单就“建百年企业”的思维,就足以让年轻人们深思一番!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夏普 鸿海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