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业界动态 > 氢负离子可望打造下一代电池?

氢负离子可望打造下一代电池?

作者: 时间:2016-03-25 来源:eettaiwan 收藏

  东京工业大学(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员首次展示在基于氧化物的固态中以(H-)为基础的电化学反应,期望使其展现成为下一代基础的潜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3/288750.htm

  东京工业大学教授小林玄器(Genki Kobayashi)与菅野了次(Ryoji Kanno)以及来自分子科学研究所(ISM)、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京都大学(Kyoto University)与高能量加速器研究机构(KEK)的研究人员们推论,(H-)可望用于高能量密度储存元件。利用氧氢化物固态,研究人员首次展示了纯(H-)可在氧化物中传导。

  金属氢化物的晶格往往不够灵活,使得氢负离子(H-)难以传送,这也就是为什么研究人员转而求助于氧氢化物——氧与氢共用相同晶格位置。另一项挑战是氢的供电子(electron-donating)特性高,这表示电子将会从氢负离子(H-)解离而产生质子与电子,导致电子(而非氢化物离子)迁移。因此,研究团队只得寻求另一套包含阳离子的系统,在该阳离子中的供电子较氢更多。

  

 

  La2-x-ySrx+yLiH1-x+yO3-y (x = 0, y = 0, 1, 2)的晶体结构

  研究人员检视其氧氢化合物结构如何随着组成与合成条件而变化,同时也研究了电子结构的特征,结果发现了化合物中的离子Li-H键,亦即在氧化物中存在氢负离子(H–)。

  

 

  全固态氢负离子(H–)电池:具有Ti/o-La2LiHO3/TiH2结构的固态电池放电曲线。中间插图是电池及其可能导致的电化学反应示意图

  接着,研究人员们在正交结构相位(o- La 2LiHO3)使用La 2LiHO3,作为电池(具有钛阳极与氢化物阴极)的电解质。因为放电造成的电极相位变化与Ti-H相位一致,显示氢负离子的迁移。研究人员的结论是:“成功建构一种具有氢负离子(H–)扩散的全固态电化学电池,不仅展现氧氢化物可作为氢负离子(H–)固态电极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开发基于氢负离子(H–)传导的电化学固态元件。”



关键词: 氢负离子 电池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