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董事长周厚健:我们不会拒绝OLED
海视云目前不分拆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3/287868.htm其实,彩电业的十字路口,不只是硬件技术流派之争,更是硬件盈利还是软件盈利的模式之争。今年,乐视等互联网电视品牌继续收割更大的电视市场份额,加上国内彩电市场基本没有增长,意味着传统彩电企业的整体“地盘”收缩。
“技术派”如何面对“内容派”的挑战?干了30多年电视的周厚健坚信,画质仍是电视比拼的关键。在内容上,他认为,海视云平台整合的内容和应用也不输于其他的竞争对手。
互联网公司的一个“玩法”是引入资本的力量,迅速将某个新的产品或业务板块做大规模。今年市场上曾有风声称,海视云酝酿启动A轮融资,不过海信电器马上就澄清并给予否认。
周厚健解释说,海视云平台整合的内容,不仅供应给电视,还可供应给手机、白电、智能交通等海信集团其他业务。因此,海视云平台正在做股权架构重设,原来曾考虑从海信电器上市公司中分拆出来,但顾及上市公司股东的利益,目前没有做出分拆的决定。
他还透露,海视云股权结构的调整,“本来今年完成,现在看有难度,还是(因为)我们有不同的安排。海信集团是一个国有资本的股东,二级以下的子公司是混合所有制。”
“互联网不能代替传统企业,但不利用互联网的工具,也不对。”周厚健辩证地说。
这位彩电业“老兵”认为,海信向互联网转型,研发体系的联动是体现之一。“海信从2011年推出智能电视开始,就有组织变革。我们各个产品的研发中心,原来是分设的,现在与多媒体相关的都成为一个研发中心。如电视、手机、机顶盒的研发资源,共享性更强了。”
有中国家电业同行提出取消中间层。周厚健说,海信目前实行的是控股子公司制,层级要看业务性质,如海信电视光在国内就有三个生产基地,相对层级多些;而商用领域的B2B业务,层级就少些。“但海信集团层面只管80多人,其余由各子公司管,各子公司再管一层,就到底了。在现有架构下,我们层级算少的,好处是上传下达快。”
但是,会讲故事的互联网公司,在资本市场上更容易获得高估值,即使营收、净利润远不如传统公司。周厚健说,“我们不是不关注市值管理。例如不实的传闻,我们会马上做澄清”,但“资本市场健康要反映真正的盈利能力”。
转型“我也焦虑过”
海信是青岛最早的混合所有制国企。现在新一轮国企改革已经启动,海信的“混改”会否更进一步?面对笔者的提问,周厚健直言,“肯定会有。这是趋势判断,不是具体事件的描述,股权不僵死、不倒退,那肯定往前走。”
联想在改制上,得到中科院的大力支持。周厚健认为,“没有中科院的思想开放”,就没有联想的今天,但联想“开始是借钱”创立的。而“海信是50年(历史)的老国企,在青岛市国有资产的占比达50%~70%”。
在互联网转型中,海信显得有点保守。这位向来以稳健风格著称的企业家坦言,“转型中,我考虑得要多一些。为什么颠覆性创新很难在老企业发生?海信是国企,财富、产权构成就要遵守国有企业的规定。在这个体制内,不能随便做事。往前走,考虑的事情更多。”
当被问及“你没有焦虑吗”,周厚健坦承,“我焦虑过。考虑的事情多,会影响效率。”
2014年,海信集团的营业收入约1000亿元,未来物联网、国际化业务等都将给海信打开新的成长空间,当然龙头仍然是周厚健最心爱的彩电业务,“液晶电视做到极致,还有时间和空间,希望ULED和激光电视创造更多利润”。今年,海信接手了夏普彩电在美洲除巴西之外的业务,ULED也刚在美国上市。多元化方面,目前海信的智能交通业务在国内领先,“智能交通是最典型的物联网”,周说,海信也在做智能家居。
“规模是未来的利润空间,但更要留给企业一个健康的系统。”周厚健强调,海信不要“坏利润”(不诚信而赚来的钱),海信唯一的“企业宪法”是“诚信守则”。在炒作成风的当下,这多少让海信在传播上有点吃亏。
两年后,周厚健将退休,对此他很坦然:“两年后,我将回家休息。”谈到接班人时,他从容地说“当然有准备。万物变迁,我们要把握今天,珍惜每一个机会;为未来5年、10年的海信播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