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业界动态 > 郭台铭执念夏普 富士康转型梦福兮祸兮?

郭台铭执念夏普 富士康转型梦福兮祸兮?

作者: 时间:2016-03-04 来源:百度百家 收藏

       不过此次收购最被外界所诟病的一点是,鸿海为自己的执念支付了过高的溢价。根据外界分析认为,鸿海为了拿下,不断的提高收购筹码,以最终的价格来看,鸿海至少溢价了22亿美元之多,消耗了集团公司大量储备现金,增加了财务负担,会影响到公司分红和未来的投资计划。更严重的是,在25日当晚提交的一份债务清单中,显示或有巨额债务在身,虽然鸿海因此“十分不解和愤怒”的紧急叫停了收购事宜,但从郭台铭随后的表态来看,如果鸿海最终还是选择了“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的做法,承接债务,那么不论最终审计出来的债务数据是多少,鸿海还是得在最后一刻给即将是一家人的夏普擦屁股。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3/287817.htm

  花了多少钱,买卖划不划算,郭老板心中应该都有一杆秤,但收购之后的资源整合与后续的运作,才是决定收购是否成功的关键。历史上,有无数的例子,要么收购者因为付出了巨额代价却没有带来相应的收益而深陷泥潭,要么,被收购者二度转手,或者被不断拆分肢解,最终落得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夏普衰落的一个最根本原因就是对市场的研判失误,在大屏液晶上的巨额投入却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而作为以代工为核心的企业,鸿海此前并没有在消费者洞察或者消费引导上显示出过人的能力,如此大力投资于显示技术的鸿海,又能否驾驭未来的市场呢?还有一点就是,日本与台湾的企业文化决然不同,如何去消弭管理思维与模式上的冲突,对于鸿海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也会在未来,给那些有意出海跨国并购的国内企业很多或好或坏的现实启发。

    

郭台铭执念夏普 富士康转型梦福兮祸兮?

 

  谈谈郭台铭

  说了很多鸿海的事,其实非常有必要说说鸿海的老板郭台铭,如很多成功的企业创始人一样,他既复杂又简单,既具体又抽象。正是因为多面,所以不好分析,但从这次郭台铭在收购夏普这件事情上,也可以一窥其性格。

  据鸿海某高管透露,如果郭台铭和高管在重大项目上出现了意见分歧,郭台铭往往不会考虑幕僚的意见,而执行自己的立场。在过去几年中,郭台铭几次豪赌都获得了成功,这一次鸿海高管对于收购夏普亦有忧虑,担心夏普的巨大资金负担,将会损害鸿海的财务健康。在出了“债务门”事件之后,郭台铭对于下属没有能够及时发现这些债务进行了斥责,虽然在细节上还在和夏普进行谈判,但对于收购事宜依然执念。

  其实说是执着也好,说是魄力也罢,郭台铭在决定的事情上,一向是会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的。而且世人因为的形象问题而对鸿海集团以及郭台铭本人多有误读。其实鸿海或者说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只是没有技术只能给人组装机子的黑工厂,从资料显示,鸿海目前有一万多项专利技术在手,并且是全球唯一能连续六年名列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科技百强(IT100)前十名的公司。

  正如前文分析,收购夏普,获得先进的显示面板技术,进可以议价苹果,退可用于供应终端,与原有的代工业务相结合,深造产业链,还能一举打入消费电子的零售市场,从品牌、产品和渠道方面跻身全球领先企业之列,如此多的好处,郭老板自然是深思熟虑而为之。

  顺便说个题外话,郭台铭是1950年出生的,如今也是将近七十的古稀老人了,在前妻去世后,2008年续弦三十芳龄一娇妻,四年之内再育两女一男,老当益壮,你还会怀疑郭老板的能力吗?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夏普 富士康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