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设计应用 > 图书馆云计算应用模式

图书馆云计算应用模式

作者: 时间:2012-04-28 来源:网络 收藏

3.4 应用框架
通过借鉴在商务、军事、智能电网等领域中的应用,我们给出图1所示的应用框架。图中,云计算的应用模式框架分为三个服务层次--基础设施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分别提供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并给出了一些著名云提供商的主要云服务。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2.htm

a.JPG


基础设施即服务交付给用户的是基本的基础设施资源,如虚拟化的存储资源、计算资源,这些资源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动态分配。基础设施即服务使在不扩大设备部署的情况下,利用分布在各地的图书馆部署的不同的廉价服务器组成服务器集群,自动将计算任务并行化,充分调动大型服务器集群的计算能力,实现图书馆云设备的协同高效运行,同时还能应对系统故障,实现高水平的自主管理。Amaz on S3和Sun就是提供基础设施即服务的典型实例。
平台即服务交付给用户的是丰富的“云中间件”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应用容器、数据库和消息处理。平台即服务面向的并不是普通的终端用户,而是软件开发人员,他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开放的资源来开发定制化的应用。利用平台即服务可以帮助图书馆快速实现情景应用程序,以最快的速度满足特定的业务需要。图书馆可以利用现收现付的方式将自己迁移到基于云的应用环境中,这会大大降低整体IT成本,提高IT效率,并提高创建速度。Saleforce的Force.com和Google APP Engine是典型的平台即服务实例。
软件即服务交付给用户的是定制化的软件,即软件提供方根据用户的需求,将软件或应用通过租用的形式提供给用户。图书馆应用软件即服务可以消除购买、安装和维护基础设施、中间件和应用程序的投资环节;图书馆也无需再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同时又能得到最新的技术应用。SAP、Xigntite和Saleforce都是典型的软件即服务的提供商。
由于目前存在若干相互竞争的大型云提供商,图书馆最好以可拆分的方式搭载硬件、软件、系统、平台或基础设施的服务。同时,图书馆选择云计算供应商时,除了需要考虑其服务质量、价格、信誉等问题外,还要考虑可替代性问题,没有可替代性,好的质量可能变差,低的价格可能上涨。

4 结语
云计算的出现是图书馆技术进步和服务升级的一个契机,它给图书馆使用和选择信息服务的内容、工具和平台提供了最大的方便,大大降低了IT的投入成本,降低了IT应用的难度和复杂性。当然,云计算还处于早期应用阶段,还面临许多技术方面的挑战,比如安全性、兼容性、可移植性、标准化等。这也是图书馆界对应用云计算出现不少质疑声音的原因。纵观图书馆关注和应用数字技术的发展历程,15年来,图书馆在许多方面,已处于领先位置,但更多的方面,技术上已滞后于其他行业。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图书馆界对新技术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缺乏接受和利用新技术的胆识。云计算仍是如此之新,图书馆采用这一技术已经比企业缓慢。作为图书馆人,积极的态度应该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势而为,利用云计算延伸和扩展图书馆的服务,提升图书馆网络信息管理与服务的水平,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相信,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在未来几年内,必然会有安全、可靠、可移植、标准化的云计算呈现在我们面前。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图书馆 模式 云计算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