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鸿海国王郭台铭:商场军阀和工作狂
冲突的一面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2/286857.htm2010年郭台铭迎来了最艰难的挑战,当年深圳工厂至少有10名员工自杀。悲剧震惊了全世界,富士康走进了公众视野。残酷的军事化管理方式和超长工作时间受到了国际媒体和劳工组织的强烈批评。
“我非常伤心,最近一个月我没有睡过一个好觉。”郭台铭在2010年5月时曾这样说。从那之后富士康上调了最低工资,开通了咨询服务热线、对加班时间进行限制。
2005年,郭台铭第一任妻子林淑如因为癌症逝世,2007年他的母亲也离开了人世。自此之后郭台铭开始热心慈善,他还向癌症研究院提供赞助。他到处捐款,最近台南发生大地震,郭台铭捐款2亿台币。
富士康还面临继承危机,郭台铭至今没有指定法定继承人。一些人认为庞大的制造帝国在后郭台铭时代将会被瓜分,郭台铭自己倒是没有退休的打算。
“我的家庭仍然在支持我。”2014年郭台铭说,“所以我不会很快退休。”
现在郭台铭又有了一个好理由继续掌舵富士康。如果达成交易,收购夏普将是富士康发起的最大一宗收购,也是公司第一次与非台湾企业合并。即使将两家企业薄弱的关系抛开不谈,要将亏损而骄傲的日本电子巨头带到正确的道路上,对郭台铭来说无疑也是巨大的挑战。
参考资料一:
1974年:郭台铭建立了鸿海塑料,当时他只有24岁。这一年他还与林淑如结婚,林淑如于2005年过世。
1975年:鸿海开始制造电视组件。
1978年:开始进入机械加工行业。
1982年:开始为个人电脑制造连接器;正式更名为鸿海精密。
1991年:6月18日在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当时郭台铭已经快41岁了。
1995年:营收突破100亿新台币(约19亿人民币)。
1999年:营收突破500亿新台币(约100亿人民币)。
2002年:成为大中华区最大的出口企业。
2003年:成立面板制造子公司群创光电。
2004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合同制造商,营收达到5415.9亿新台币(约1070亿人民币)。
2005年:鸿海子公司富智康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这家公司主要为手机企业生产手机,它就是我们熟悉的富士康。
2006年:鸿海收购领先合同相机制造商普立尔科技,公司营收突破1万亿新台币,达到1.32万亿新台币(约2600亿元人民币)。
2007年:开始生产第一代苹果iPhone。
2008年:郭台铭与曾馨莹结婚,她是一名老师。
2009年:鸿海收购奇美光电,整个交易估值约53亿美元。鸿海控制的群创光电成为台湾最大面板制造商。
2010年:鸿海控制的群创光电与奇美合并后成为台湾最大面板制造商。
2011年:郭台铭开始与夏普谈判投资事宜。
2012年:郭台铭到访夏普面板制造子公司大阪显示器制造(Sakai Display Products)。
2013年:鸿海夏普谈判失败。鸿海全年营收突破3.95万亿新台币(约7800亿元人民币),当中约一半来自苹果。
2015年:鸿海与日本软银、阿里巴巴建立合资公司生产软银Pepper机器人。郭台铭再次向夏普发出收购要约。《财富》富豪排行榜上郭台铭位列240位,身家达到61亿美元。按营收计,鸿海连续10年成为台湾最大的企业。
2016年:报道称鸿海将夏普收购价提高到7000亿日元(59亿美元)。
参考资料二:
到2016年2月5日,苹果市值5213亿美元,三星电子1587.4亿美元,日本佳能382.4亿美元,鸿海精密356.8亿美元,诺基亚Oyj 330亿美元,日本索尼282.4亿美元,日本松下197.5亿美元,美的178亿美元,惠普177.6亿美元,日本夏普25.6亿美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