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汽车电子 > 设计应用 > 汽车对2.4GHz无线通信的干扰作用

汽车对2.4GHz无线通信的干扰作用

作者: 时间:2011-06-08 来源:网络 收藏

摘要:为了分析发出的电磁波对2.4 GHz作用,讨论了的几种辐射性电磁源,并用频谱分析仪实际测量两种在2.4 GHz频段上辐射性电磁的相对强度,测量结果表明,汽车在2.4 GHz频段发出的电磁干扰强度很小,可以推断汽车对车栽2.4 GHz的影响作用不大。
关键词:汽车;电磁干扰;;干扰强度

0 引言
电子化和智能化已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现代汽车装载了大量电子设备,如高性能微处理器,电子变速器、自动巡行控制器、电子燃油喷射系统、车载通信娱乐及导航系统。这些电子设备工作时会向空间发射高频电磁波,进而对其他电路的正常工作造成干扰而形成所谓的电磁干扰。汽车产生的电磁干扰不但会影响其他电子设备正常工作,也会影响汽车电气系统本身的正常工作。
ISM是工业、科学和医疗频段,国际电信联盟无线通信委员会规定,只要设备的发射功率低于一定值且不对其他频段造成干扰,即可免费使用此频段。国际上最常用的ISM频段是433 MHz,915 MHz和2.4 GHz。其中,2.4 GHz为各国共同的ISM频段。目前,无线局域网、蓝牙、ZigBee、WirelessUSB等无线设备均工作在2.4 GHz频段上。
电磁干扰问题由来已久,从1906年开始,人们就提出对汽车产生的电磁干扰加以限制,点火系统作为主要的电磁干扰源,成为研究的重点。本实验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汽车上的电磁干扰源和实测汽车在2.4 GHz频段产生的辐射性电磁干扰的相对强度,推断其对部署在汽车上的2.4 GHz无线通信设备的干扰作用。

1 汽车的电磁干扰源
电磁干扰产生于干扰源,它是一种来自外部的、并有损于有用信号的电磁现象。汽车对车载电气设备的干扰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辐射干扰,电磁波通过自由空间直接透入电子设备,并激励设备内部的电路,在电路上产生相应的干扰能量,使与电路发生逻辑性错误,足够强的电磁干扰甚至可以直接损坏敏感的电子器件;第二种是传导干扰,干扰源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等线缆把干扰信号耦合到其他设备,对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危害。对于独立供电的车载2.4 GHz通信设备而言,它主要受到汽车的辐射性电磁干扰,所以本文主要分析、测量汽车的辐射性电磁源。
按照电磁波产生与传播理论,只要在直线形的电路上引起电磁振荡,直线形电路的两端就会出现交替的等量异号电荷,这样的电路就会向空间发射电磁波。电磁波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能量与频率的四次方成正比,即电路的振荡频率越高就越容易向外辐射电磁波。汽车上有许多符合此条件的电路,因此汽车可以发出各种频率的电磁干扰。交通密度每增加一倍,干扰噪声功率频谱密度便增加3~6 dB(A)。
汽车电气系统内最强的电磁干扰源是点火系。汽车发动机正常运行时,点火线圈次级的瞬变电压很高,能在50μs内上升至35 kV。火花塞电极放电时,会形成强烈的电磁辐射向周围的自由空间传播。这种辐射电磁噪声包含很高的频率成分,是电视广播的主要干扰源。
汽车上有着许多的感性负载,比如各种电动机和电磁阀。电磁阀的线圈在开路瞬间,会产生几十倍于其工作电压的反向电压。这个反向电压在由电感与分布电容形成的一个LC串联振荡电路中继续谐振,从而产生谐波非常丰富的电磁辐射。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电磁干扰源。
汽车上还存在许多触点开关,由于触点存在接触电阻的原因,开关在开合时往往会产生电火花。如果电路中的电流比较大,这种电火花引起的电磁辐射也能够干扰其他电器设备。直流电机工作时,炭刷和整流子也会产生较强的火花,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引起辐射性电磁干扰。汽车的雨刮电机普遍用直流电机,对外产生的干扰也较强。

lc振荡电路相关文章:lc振荡电路原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