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设计应用 > 大面积单结集成型a-Si:H太阳电池的结构设计与制备分析

大面积单结集成型a-Si:H太阳电池的结构设计与制备分析

作者: 时间:2011-02-13 来源:网络 收藏

3.1TCO的

TCO为绒面SnO2:F薄膜,它可由化学气相沉积(CVD)工艺来选用平直度好、透射率高、新鲜、无污染、无水腐蚀的浮法玻璃做衬底,将其切割成上述计算的面积大小,洗涤烘干后送入CVD炉开始沉积,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

SnCl4+O2=SnO2+2Cl2

SnCl4+2H2O=SnO2+4HCl

沉积完后将其放在钇钕石榴石激光器的平台上进行激光刻划,刻划的多少由所要求的串联数决定。

3.2P层的制备

P层成份为a-:B:C,制备工艺为等离子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PECVD),它是一种高频(13.56MHz)辉光放电物理过程和化学反应相结合的技术,此法的优点是沉积速率快,成膜质量好,针孔少,不易龟裂,沉积的气源为SiH4,CH4,B2H6和He的混合气体。B2H6用来实现材料搀杂,He用作稀释气体,CH4的搀入是为了改善P层的光学性质。通过改变沉积过程中的气体分压比,就可以获得含C量不同的P层(a-:B:C)薄膜,而不同的含C量,就有不同的光电性质。

3.3I层的制备

I层成份为a-,制备工艺仍为PECVD,沉积的气源为SiH4和H2。本征层是光生电流的产生区,因而其成膜质量直接影响到a-Si:H的性能,其性能主要由制备时的放电功率、基体温度、反应压力和气体流量来决定。成膜过程中,在保持一定的成膜速率下,尽量采用低的放电功率以提高薄膜的光电子学性能。

3.4N层的制备

N层为a-Si:H:P,沉积的气源为SiH4、PH3、H2和He的混合气体,其中PH3用来实现材料搀杂。a-Si:H:P薄膜的结构和光电性能同基体温度、气源配比、反应压力、放电功率和气体流量等因素紧密相关。

  在制备上述各层薄膜的过程中,反应压力、放电时间、气体流量和反应室温度均由计算机自动监测和控制,所需的控制参数由软件来实现。

  各层薄膜制备完毕后,将组件放到机械梳刻台上械梳,刻线线宽应小于0.2mm,硅刻线应紧贴在激光刻线的近旁,两者的公差为0.2~0.7mm,刻透率应大于80%,目的是形成各单的非晶硅层,并使Al与TCO良好接触。

3.5蒸铝

采用真空蒸发的方法制做Al电极,在集a-Si:H电池中,铝不但用作各子电池的负极,而且它将各单电池在结构上串联起来。除此之外,铝薄膜还可反射没有被非晶硅合金层吸收的长波限光子,增加电池对光的利用率。

  按上述要求设计制备出的集a-Si:H太阳电池组件,在美国CHRONAR公司的太阳电池测试台上测出的电池输出特性如图5所示。测试条件为:标准光强,AM1.5,100mW/cm2,25℃。从结果来看,达到了设计要求。

Yh5.gif (5823 字节)

图5实验集a-Si:H太阳电池的输出特性

4结论

集成型a-Si:H太阳电池结构简单,制备工艺成本较低,容易设计成不同的形式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它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整个太阳电池行业的发展。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