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容在太阳能路灯设计中的应用
由于该电路为升压电路,G最小值为1,可得K取值必须小于0.25。在系统设计时根据蓄电池参数,由式(6)算出,能对蓄电池充电的升压电路最小输入电压为:
式(7)中,Voc为蓄电池最低充电电压。
若直接采用光伏电池对蓄电池充电,则当光照较弱时,为了追踪最大功率,在存在其他干扰因素的同时其输出电压会不稳定,导致光伏电池在充电时难以保持在Vzmin上,最后导致系统在该光照范围内不能对蓄电池正常充电。如图6中两曲线分别为晴、阴两种情况下100W光伏电池可产生的最大功率曲线;阴天的时候,光伏电池在最大功率跟踪情况下,输出功率在较低功率B、C区间内抖动,造成对蓄电池充电不可控。本文通过采用超级电容,把这部分不稳定的输出能量蓄积起来,再到满足一定的电压条件时,通过升压电路把超级电容中的能量释放到蓄电池。这种采用超级电容的方式可以提高在弱太阳光照下的发电效率。
3 充电控制策略及超级电容参数
3.1 充电控制策略
图7为蓄电池充电控制策略。该策略在低光照情况下采用超级电容电压的滞环比较控制策略,以超级电容两端电压作为反馈采样信号。若超级电容两端电压低于设定下限值Voff,则停止向蓄电池充电,光伏控制器采用最大功率跟踪对超级电容充电;当超级电容电压充到足够大为Von时(Von>Voff),以蓄电池的三段式10小时充电法向蓄电池充电;若此时持续低光照,则当超级电容电压重新下降到下限值Voff时,再次停止向蓄电池充电,如此循环;在足够光照情况下,当超级电容的电压超过Von时,系统对蓄电池以三段式10小时充电法充电,同时超级电容电压也会继续上升,这时控制器保持超级电容的电压值不超过新的上限值Vmax。
3.2 充电参数计算
独立式光伏系统在设计时,需要考虑该系统应用场所的日照条件、电气设备等。然后根据负载所消耗能量决定光伏电池容量和蓄电池容量。
蓄电池的容量选择如下式(9):
式(8)(9)中I为负载所需电流,T为负载每日工作小时数。Ta为平均日照时间。t为连续雨天数,Ksafe为安全系数,Ksoc为蓄电池容许放电深度,η为变换器效率。按三段式10小时充电法,在恒流充电阶段,充电电流icharge为0.1Cbattery。则恒流充电阶段,充电功率为:
按光伏电池容量可得其满功率工作时输出功率为:
由上,采用超级电容电压滞环比较控制法,超级电容向蓄电池充电一次最短时间为td,根据能量守恒有:
在本系统中光伏控制器和采用boost电路。由式(7)可得根据光伏电池的弱光下最大功率点工作电压计算Von上限。根据蓄电池浮充电压及超级电容的漏电流确定Voff。最后可得超级电容的容量:
4 仿真实验
仿真实验示例采用60WLED路灯,按以下参数设计:路灯连续工作时间为8小时,平均日照时间为4小时,安全系数为0.76,光伏控制器效率为0.85,连续雨天数为4日,蓄电池允许放电深度为0.5,充电控制器效率为0.85。若选用48V蓄电池,根据式(9)计算得蓄电池容量为:157Ah。光伏电池发电容量为:188W。选用开路电压为17V的光伏电池。由前面的推导选择Von=40V,Voff=30V。由式(13)计算,为保证每蓄电池充电一次持续时间至少为60s,超级电容值需大于0.127F。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