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89C51单片机的编码译码显示实验电路设计
2.1 编码信号发生器电路
编码信号由89C51内部编程控制,键盘输入“0~8”从P0.0~P0.7口送给编码器74LSl47,“9”从P2.O口送给编码器,具体编码见表1。
2.2 键盘设计
键盘采用4×3阵列结构设计,P1.0~P1.3为键盘扫描高4位,P1.4~P1.6为低4位。设计有“O~9”、Rst(复位)、Ser(顺序)。列线通过电阻接正电源,并将行线所接的单片机的I/O口作为输出端,而列线所接的I/O口则作为输入。当按键没有按下时,所有的输出端都是高电平,代表无键按下。行线输出是低电平,一旦有键按下,则输入线就会被拉低,这样,通过读入输入线的状态就可得知是否有键按下。
2.3 编码译码显示电路
编码译码显示电路主要由编码器(74LS147)、六反相器(74AC04)、译码器(74LS247)、七段LED数码管组成。编码器74LS147的1~5脚,10~13脚为编码输入端,低电平有效,实验时可用接地作为低电平输入;14,6,7,9脚为编码输出(反码);16,8脚为电源正负极。
译码器74LS247的6,2,1,7脚为译码输入(高电平有效);9~15为译码输出;8,16脚为电源正负极。六反相器(74AC04)主要是解决编码器74HC147和译码器74LS247信号匹配问题,共有6组输入与输出,只取其中4组。七段LED数码管主要是显示译码器输出状态。
电路主要原理是在74LS147的输入011111111~111111110,编码后得到4位反码,经74AC04反相后送到74LS247,由74LS247驱动LED数码管,正确时能显示O~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