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设计应用 > 以太网的二代身份证RFID系统应用研究

以太网的二代身份证RFID系统应用研究

作者: 时间:2010-05-19 来源:网络 收藏

3.2 嵌入式模块软件设计

  MC9S12NE64内部集成的EMAC和EPHY模块可以实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5]。为实现的通信,设计了一个无需操作的精简嵌入式TCP/IP协议栈,实现了MC9S12NE64的接入功能。移植协议栈时,只要对驱动实现部分进行修改,保持调用接口不变,上层协议就可以不作改动。整个协议栈以循环方式运行,MC9S12NE64以中断方式接收以太帧,协议栈对接收到的以太帧自底向上进行过滤,并作相应处理。各层设计如下:

① 链路层――MC9S12NE64以太网驱动,ARP协议;
② 网络层――IP协议,ICMP回显应答服务;
③ 传输层――UDP协议。

3.3 TYPE A B电子标签的UID识别测试

  图5给出了识别TYPE A B两种电子标签UID的测试结果。


图5 TYPE AB电子标签的UID识别测试结果

  PC机主动发送包含通信命令的UDP数据报给读写器。读写器接收到该数据报后,将获取的最新UID信息通过UDP协议返回给PC主机。测试的各项具体参数如表1所列。

表1 UID识别测试参数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4 结论

  在沃尔玛等大型商店的大力推动下,技术在很多行业开始得到,并且这个趋势愈演愈烈。然而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电子标签的成本成为普及的一个制约因素。本文介绍的以第二代代替传统只读电子标签,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参考。通过与嵌入式以太网技术的结合,以二代为载体的局域网内RFID方法,不仅为现有只读电子标签管理系统的升级提供了一种参考模型,而且扩展了二代的使用范围,实现了一卡多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