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设计应用 > TD-SCDMA网络中的干扰问题及其优化方案分析

TD-SCDMA网络中的干扰问题及其优化方案分析

作者: 时间:2010-10-28 来源:网络 收藏

2 流程
对于上述所引起的各种(如掉话、切换失败等),可以通过如图2所示的流程进行,最终使得到解决。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56994.htm


从图2中可以看出,首先,通过用户投诉、DT(Dail Test)和CQT(Call Quality Test)测试等途径来发现问题,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如未接通、掉话、切换失败等)。发现问题以后,首先应检查对应RNC、基站、小区的板卡状态是否正常、是否有告警,确定该问题是否由硬件故障所导致,如果是硬件故障,应及时更换硬件板卡。如果不是硬件的问题,接下来,再通过查看RNC每日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性能统计指标,察看RRC的建立成功率、RAB指配成功率以及切换成功率等指标是否有异常,以便后期的问题定位。
根据上述,在系统中,主要是通过基站ISCP值、PCCPCH C/I值以及手机发射功率的大小等参数来判断,所以在发现问题时,首先应查看这3个值的大小,其是否异常。若有以上参数有异常,则可以基本确定问题是由干扰所引起。反之,则可以排除干扰的因素。如果确定某问题是由干扰所致,则可以通过以下进行对干扰源进行定位,制定出相应的
(1)排查GPS硬件故障。如前所述,GPS失步是系统内干扰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此,应首先排除由GPS硬件故障所带来的失步问题。GPS硬件由于跑偏而引起失步将会导致下行信号对上行信号的干扰,此类干扰范围大、强度高,通常仅干扰1~2个上行时隙,且干扰电平以跑偏基站为中心向周边逐步递减。对于此类干扰,解决方法主要是通过升级跑偏基站的GPS软件和硬件或者直接更换GPS板卡来完成。
(2)查看ISCP值。若各时隙最大ISCP值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且值大于-85 dBm,则可初步判定为上行链路干扰。此时,应通过核查算法和参数设置,检查邻区中的同频同码小区以及调整上行物理信道配置时隙等方法来避开干扰。
(3)查看PCCPCH C/I值。若其小于-3 dBm,则可认为存在下行干扰,此时,应首先查看周围是否存在同频同码组的小区,如果存在则需要通过修改频点和扰码来消除此干扰;若短期内不能及时修改频点和扰码,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解决:第一,降低离干扰点较远的一个邻区的下行功率或者调整该小区天线的下倾角来消除越区覆盖,从而达到减小干扰的效果;第二,调整主服务小区的切换参数(例如个性偏移参数),加快UE切换到下一个目标小区,尽快离开干扰频点小区,从而达到避开干扰的目的。
通过上述的实施,若还不能解决,则还要结合现场测试和信令跟踪做进一步的和处理。结合信令跟踪的分析与处理一般步骤为:对于某一问题点,先查看该问题点所在小区的CELL ID和测试用UE的IMSI号,在现场DT/CQT测试的同时通知机房进行信令跟踪,抓取相关的接口信令(UU接口、Iu接口),当问题再次出现(复现)后,提取CDL信令并将其与正常信令流程进行对比,定位出该问题具体属于的那个部分(核心网、RNC、NodeB),最后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 TD-SCDMA干扰问题优化案例分析
3.1 案例1:干扰引起掉话的优化案例

在某次现场测试中发现,测试车辆由北向南行驶经过远通大厦的过程中,UE接收到的PCCPCH RSCP(接收信号码功率)逐渐降低,接着UE切换到美术公司TD-3小区(即图3中频点为10088,Cell ID为43的位置,图中绿线表示UE所连接的TD-3为UE此时的主服务小区),此后UE一直挂在美术公司。TD-3小区上,直至UE在远通大厦附近(图中红色UE所在区域)出现掉话现象。


从服务小区测量表中可以看到,掉话点处干扰较大区域(PCCPCH C/I=-13 dBm),通过查看该路段附近各个小区的频点信息,得知省京剧团TD-2小区(频点为10088,扰码为85)与美术公司TD-3小区(频点为10088,扰码为43)的频点相同,对远通大厦形成较为严重的同频干扰,从而导致掉话。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