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设计应用 > 基于RFID的新型交互式生命搜救仪器

基于RFID的新型交互式生命搜救仪器

作者: 时间:2011-03-01 来源:网络 收藏

根据标签的供电形式,系统可分为有源、无源和半有源系统。有源系统的标签使用标签内部的电池来供电,主动发射信号,系统识别距离较长,可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有源标签的电池寿命理论上能够达到3-5年,但是根据电池的质量、使用的环境等因素,寿命会大幅缩减。无源射频标签不含电池,它利用读写器发射的电磁波进行耦合来为自己提供能量,它的重量轻、体积小,寿命可以非常长,成本低廉。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薄卡或者挂扣卡,识别距离可达到十米左右。半有源系统的标签带有电池,但是电池只起到对标签内部电路供电的作用,标签本身并不发射信号。在本系统中我们采用无源待机有源激活的策略降低功耗。
标签主要组成部分如图2所示。其中无源模块只负责接收激活信号,有源模块负责与读写器通信。系统采用广播方式激活标签,当无源激活模块检测到激活信号后,获取能量并将解调得到的数据进行校验,确认是约定的激活信号后,逻辑控制电路生成有源待机模块的数字电源开关控制信号。数字电源开关负责整个有源模块供电的开和关,未接收到激活信号时,数字电源处于关闭状态,整个有源模块处于待机状态,能耗极小;被无源模块激活后,数字电源转为开放状态,有源模块上电工作,采集人体的脉搏信息,同标识信息一起通过RF发射前端发往读写器。这样一来可以保证无源激活模块在探测到搜救人员到达射频覆盖区域后,才激活有源模块发送求救信息。一方面,RFID标签不做无用功(附近无搜救人员),大部分时间处于待机状态,节约电池能量,延长待机时间;另一方面,当确定附近有搜救人员时,有源模块可主动发出比较强的求救信号,提高了被发现的概率。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56653.htm

b.JPG


2.2 读写器与RFID标签交互的实现
读写器是地面搜救人员手持的移动终端,与RFID标签的交互过程如图3所示。它首先广播无源模块的激活信号,若在RFID有效射频覆盖区内存在被掩埋的人员,掩埋人员身上的RFID标签就激活有源模块,主动发送求救信息:读写器接收到求救信息,判断出掩埋人员的存活状态,做出是否施救的决定。由于读写器和标签共享同一无线信道,多个标签也可能进入同一射频覆盖区,必然存在信道争用问题,即会发生碰撞。利用排队论及抗噪声技术可实现防碰撞技术,本文采用了基于码分多址的时隙ALOHA方法,当然还有许多研究者提出了新的有效算法可解决多标签碰撞问题。若需要施救,则可进一步定位掩埋人员的位置,关于RFID定位,也已有比较成熟的算法可供使用,本文对防碰撞技术及RFID定位技术均不做详细讨论。

c.JPG



关键词: RFID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