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物联网与传感器 > 专题 > 红海的取胜策略

红海的取胜策略

作者:王莹 时间:2013-04-22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收藏

  国内现在有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市场产品定位非常重要,定义好产品,研发人员就按照这个规格去实现,给人的感觉是研发好像不是特别难似的。也有一些公司声称:我们预计在某年某季度能推出某种性能的产品,到时候就能推出来。赵立新认为:“因为那些产品没有真正的技术。如果谁都可以按照那个本子做出来,就不容易产生利润了。很多东西是很难做的,比如说现在我去写一首很流行的歌曲,是在排行榜第一的歌,你说这个歌赚钱吗?赚钱,但是你写不出来呀!谁也不能打包票。而且我今天写出来的,也不等于明天能再写一首。但是这个往往是我们社会最需求的。所以我觉得的利润来源于我们的创新,怎么样把芯片做得又小,性能又好呢?这很烦恼,需要有无数次的创新,它可能是一小点一小点累积在一起的,但是它后面就会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产品。”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44497.htm

  踏实的心态:我的本质是一名工程师

  现在国内很多聪明人喜欢做投资,并以是否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作为成功与否的标准。那么,是否也想到上市,或把自己卖掉,老总和投资者们赚一笔钱,然后再去孵化新公司?

  赵立新认真地说,他就是想做点事,并不是为了赚钱。当然他也很会赚钱。“我就是想做一些事。我认为我能够做出很棒的产品来,因为图像传感器难度比较大,所以我对比较难做的事情感兴趣。”

  “当然,有的人可能说拿着一大堆现金觉得很开心。但是对于我来说,我还是蛮看好我们公司的,我还是蛮看好中国的高科技发展。”当然,对于财富,可能刚开张时,很想脱贫致富,但到后来做企业做到一定程度,你可能对财富就越来越淡漠了。“你也不能守着一大堆黄金、钞票去死吧!”赵立新风趣地说。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追求。有些人是歌手,可能就很期望唱一首好歌,全国人民很欣赏;假设我是一个球星,我就希望我在世界杯上能打进几粒球。“我自己认为我还是一个工程师,或者一个设计师,我还是要设计几款让我这一生觉得自豪的产品。”

  因此,赵立新回中国来了,以山寨起家,渐渐做大。当年以200万美元起家,后来有VC(风险投资)注入,二者总共投资600万美元左右。

  选准创新点

  多年前,笔者曾采访过一家硅谷公司,他们的手机方案是把传感器和DSP芯片集成起来,并外加一些图像补偿软件。但赵立新认为这不是一条正确的路线,因为图像传感器本身就是一个很有难度的行业,对工艺要求比较高,是一种光到电转换的器件,光电转换的控制很难,还要降低信噪比,比逻辑电路复杂得多;如果再加上DSP、AP等逻辑,不仅使设计繁琐,而且布线不好,还会使芯片过热。  

 

  服务中国社会

  的很多合作伙伴是中国本土企业,例如在中芯国际(SMIC)流片,在晶方半导体科技(苏州)公司封装。之所以选择本土企业,赵立新认为,我们中国制造业本身是优势。中国设计怎么会有优势呢?国外的设计都是面向全球的,有全球的设计团队、全球的市场咨询、全球的资金、全球的人才,你是本土的公司、本土的人才、本土的资金、本土的经验,所以我们本身中国设计是有弱势的,这是一个事实。所以我们的设计必须服务于我们中国制造这个现实。高科技也是一种产业或者是一种生意,我们一定要按照商业规律去做。但很多创业者的技术不见得真的是绝对领先。因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了,因此大家不要追求技术上的一招鲜,你就能够成立一家非常好的公司。但是你要更看重的是利用中国发展的最好机会,把你的能力、你的技能和中国产业发展的大趋势结合起来,而且在实践中学习,找到你创业成功、发展壮大的路子,而这个路子实际上是结合你的能力和中国产业发展的情况。

  小结

  半导体业界有很多所谓的规律,但格科并不迷信。例如寻找蓝海,格科偏爱大批量、竞争激烈的市场;现在谈应用驱动,但格科夯实技术,注重技术创新;格科还懂得把自己的命运和中国事业联系在一起;格科不单纯追求财富,而是想做出自豪的产品。格科的努力和境界,使之成为中国一家优秀的IC设计公司!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格科 CMOS 201304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