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恰当的超低静态电流LDO稳压器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33988.htm
在系统周期性地从休眠模式进入满额功率模式的应用中,AE引脚非常有用。如果这两种状态之间的过渡极快,就会遭受大的欠冲。虽然NCP4587/9与其它LDO相比具有极佳的负载瞬态响应,通过将AE引脚与微控制器(MCU) I/O线路(举例而言)连接并通过此I/O线路提前提示负载电流需求增加,就可以进一步优化欠冲。作为实际案例,许多GPS接收器芯片组配备了外部唤醒(WAKEUP)信号来提前提示GPS从休眠状态转换状态。信号通常连接至外部有源天线电源,也可以与为GPS芯片组供电的稳压器一起使用。通过这种方式,LDO稳压器在GPS从休眠模式过渡到满额功率模式之前就手动地设定为较高的接地电流消耗模式,从而提升动态性能。
静态电流差异及其对电池使用时间的影响
下面将更密切地审视数据表中的静态电流规格与实际测量结果的比较。在某些情况下,数据表中标明的数据可能会与实际测量值差异极大。我们将确定要查看的某些参数,从而避免电流消耗超出预计。
例如,我们可以考虑都带有自适应接地电流配置的两款极相似的LDO:典型IQ为10 μA的NCP702及典型IQ为11 μA的某LDO竞争器件。表2显示了IOUT为0 μA时数据表静态电流值及IOUT为10 μA和50 μA的实际接地电流消耗测量值。

在NCP702的案例中,IOUT为10 μA时测得的IGND值与数据表中的IQ值极为接近。相比较而言,竞争器件在IOUT为10 μA时的实际IGND测量值要比数据表中的IQ值高出约49%。
静态电流的差异对电池使用时间到底有多大的影响?这个问题还不能简单而论,它跟LDO的具体终端应用有关。安森美半导体以使用LDO将电池电压向下转换并为负载提供电流的应用为例,基于NCP702和上述LDO竞争器件进行了测试比较。结果显示,在IOUT为40 μA的轻载条件下,NCP702节省能耗约20%。但较大负载时,由于LED接地电流相对于从电池吸收的输出电流较小,就没有明显的节省能耗优势了。
负载电流变化对电池使用时间的影响
LDO输出电流极少保持恒定,我们可以扩展研究范围,考虑负载电流变化的情况。通常在这类应用中,采用LDO稳压器供电的电路会在休眠模式与工作模式之间转换。例如,图8显示了占空比为10%的某应用的负载电流特性。负载在休眠模式下消耗40 μA电流,工作模式下电流消耗为100 mA。在输出电流为40 μA时,NCP702将增加11.1 μA的接地电流,故总电池电流为51.1 μA。相同输出电流时,LDO竞争器件增加的接地电流为21.4 μA,相应消耗的总电池电流为61.4 μA。两者之间相差20.2%。这表示在休眠模式下NCL704能节省电池电量消耗。图9显示的则是NCP702在不同占空比时能够节省的电池电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