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测试测量 > 高端访谈 > 06年测试测量行业:平静中冲击目标

06年测试测量行业:平静中冲击目标

——
作者:高威 时间:2006-04-30 来源: 收藏

虽然2006年刚刚开始仅2个月,但行业内,各厂家的蠢蠢欲动,暗示着这一年将会有更加激烈的竞争。笔者日前分别采访了Aeroflex、Rigol、Keithley、Credence以及凌华等公司,得到的总体感觉是这些厂家对于自己的实力都相当的自信,对于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都信心十足。

Aeroflex:步伐稳健,胸有成竹
Aeroflex公司成立于1937年,全球总部在美国纽约的Plainview。目前公司的业务发展包括两大方向:微电子领域的解决方案(AMS),领域的解决方案(ATS)。
Aeroflex于2002年收购IFR/Marconi Instruments,正式进入领域。英国Marconi马可尼仪器成立于1936年,作为无线电测试领域的开山鼻祖,拥有全系列的无线测试仪器。而美国IFR艾法仪器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拥有全系列的航空电子测试设备,产品涵盖了二次雷达测试、导航通讯测试、全球定位系统测试、微波着陆系统测试、气象雷达测试等领域,是全球航空电子维护与测试领域的领先供应商。据Aeroflex亚太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琪先生介绍,其实在收购IFR/Marconi 仪器之前,Aeroflex已经通过收购一些具有独特产品的仪器公司介入了测试仪器领域。比如通过收购EuropTest公司使他们在相位噪声测试领域领先于竞争对手;又比如通过收购Comstron公司使Aeroflex在捷变频测试领域为用户提供了强有力的测试工具。 到了2005年,Aeroflex又收购了在3G网络测试领域独步天下的Ubinetics公司以及商用/军用航空电子测试领域的另一领跑者JcAir公司,使得产品线更加丰富和完善。Aeroflex ATS通过并购业界领先的仪器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不断地注入大量资金于研发部门开发新技术新应用。如今的Aeroflex中国已形成了完善的市场销售、技术支持、售后服务体系,在北京、上海、深圳分别建有办事处。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业已成为Aeroflex除美国、欧洲外的全球第三大市场。蒋琦先生说:“在2006年,我们计划继续加强对中国市场的投入。除了增加5-7名销售工程师、应用工程师和维修工程师外,还将完善我们的代理销售体系,加强与本地业务伙伴的技术/市场/商务合作;除了维持我们在传统的航空航天国防军工行业的重点投入外,在预计今年有强势增长的重点行业,如民用航空行业、 3G无线通信行业更是全力以赴。”
Aeroflex作为年销售额近五亿美元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中国市场的投入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增长的过程,“比如在南京就建有一个AMS工厂,这也是对中国市场、中国用户的承诺。公司相信在中国这个全球增长最为迅猛的大市场也将得到更大的回报。”蒋琦先生说。



吉时利:六十周年,改革创新的里程碑
2006年,吉时利迎来了不断创新发展的六十周年。吉时利在满足当今不断出现的测量需求方面有着骄人的成就。从1946年成立初始,该公司就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提供完整的测试测量解决方案。时至今日,吉时利的用户遍布在新兴的半导体器件和晶圆特性分析领域,以及终端产品。今年,吉时利以新近推出的2910型射频矢量信号发生器,延伸了自己的射频测试能力范围。2910是吉时利RF系列的第一款产品,采用了一系列工业创新,比如软件无线电体系、正在申请专利的电子合成技术以及独特的功率水准测量技术等,提供一个可利用软件来适应测试需求变化的灵活的平台,并且用非常快的频率调谐、振幅设置以及实用的波形转换技术来减少测试时间。另外,2910具有直观的用户界面,并且提供了三年标准保修承诺。 
“过去几年里,我们对射频测试领域的投入持续增长,这本身就标志着我们公司的业务的一个重大扩展。”吉时利公司总裁兼CEO Joseph P. Keithley说,“随着电子工业迅速发展,更多地将轻便型与无线技术整合在设备中,我们的用户对可靠的高性能射频测试工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为满足这样市场与需求,我们将原有的测试测量解决方案扩展到不断成长着的射频领域,对我们来说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同时也是令人兴奋的成长机会。”
另一个继直流测量之后的测量技术新领域被称为“脉冲”,或者是在测试期间应用电流或电压脉冲信号。这种能力对于半导体工程师和那些正在测试极其灵敏的新型电子元器件的纳米技术研究人员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没有脉冲技术,灵敏电子元器件很容易在测试期间受到损伤。吉时利新近的几种系统都能够提供脉冲测量:包括4200型半导体特性分析系统和脉冲IV组件、新型的S510半导体可靠性测试系统和6221型交流电流源。
“吉时利致力于与我们的全球用户建立长期牢固的协作伙伴关系,” Mr. Keithley说,“与用户分享我们精深的应用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给用户带来显而易见的改进。这种与客户长期稳定的协作和我们突出的对新兴测试需求的洞察力产生创造性的测试技术,从而帮助我们客户应对他们最迫切的测量挑战。”Mr. Keithley补充道。


普源精电:自主创新,有的放矢

正如我们正在经历的,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都在向数字化方向发生着剧烈的变革。测量仪器领域也不例外。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前的技术人员已经很少有人使用指针式万用表了,取而代之的是简单易用,能够快速读取数值的数字万用表。而示波器市场,作为测试仪器领域里数量大,资金和技术密集的桥头阵地,偏偏处于一种不尴不尬的境地。
一方面市场对于数字示波器需求殷切,随着嵌入式设计门槛降低,8位、16位设计广泛应用,以前在高端电子产品上采用的设计手段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低端产品设计中,FPGA和DSP应用也进入普及阶段,广泛用于薄利型消费类电子产品中。这要求在设计成本上,可支付性越来越高。但是大多数用户却迫于价格压力,不得不选用日益显得与这个数字时代格格不入的模拟示波器。
随着设计技术的进步,现在的工程师一个人就可以完成非产复杂的电路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通常会用到很多测试测量仪器,这时,仪器所占用的空间就成了问题。近日,普源精电迈出了2006年市场竞争的第一步,即推出较好性价比的紧凑型数字示波器――DS1000系列。据普源精电研发经理王铁军先生介绍,DS1000示波器的体积仅为 303


关键词: 测量 测试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