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品质真相大公开
评估指标四:效能退化(Performance Degradation)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5950.htm所谓效能退化指的是SSD随着使用时间增长、与使用次数的增加、尚余储存空间减少等等因素,而导致效能的逐渐下滑。主要原因是由于若SSD控制晶片的TRIM与Garbage Collection设计未臻理想,无法适当的回收可用的空间,产品本身便无法让资料有更大的空间可平均抹写于SSD的各个储存区块(Wear Leveling),另外当SSD没有预留足够的备用空间(Space Provisioning)供运作满载或资料量接近饱和时使用,也会产生效能退化的状况。
效能退化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SSD的效能表现从开始使用后每况愈下,右图便是这种情形的示意图,在这个范例中,桃红线段为SSD的各回合效能,规律的蓝色折线则是剩余容量的多寡,除了一开始能有高达200MB/s的速率外,从第20回的使用后便仅能达到75MB/s左右的速率。另一种情形则是随着SSD中剩余储存空间的减少,速率也跟着下降,而当SSD中的储存空间重新被释放时,速率又会再度回到较佳的表现水准。
在此次的测试实验中,KINGSTON与SanDisk都出现明显的效能退化,并且都是属于第二种情况。附图便是SanDisk受测SSD在不同测试回合的效能变化图,可以明显看出,SanDisk G3的效能高低(深蓝线段)随着剩余空间的多寡(浅紫折线)而有规律的起落除此之外,其余SSD都没有显著效能退化的情形出现,整体的效能也未出现异常状况。
最后必须一提的是,Corsair R120这台受测品在测试过程中便出现故障(malfunction),无法完成全部回合的测试,因此在可靠度、效能稳定度和效能退化程度上都被评为不佳。
全面验证 打造SSD黄金品质
从前面的几项测试,可以发现到尽管同样是SSD、同样标榜着高效能,在表现上却极为不同。以此次所设计的四项评估指标、共十三项标准观之,众品牌的SSD的表现可说是大相径庭,也发现到许多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SSD这项产品本身而言都是至关重要,必须加以改进与补强的,而这似乎也代表着这些品牌制造商对自家产品在前端的设计验证阶段,还需更下功夫。
SSD在现下的诸多科技产品中,仍是属于较年轻新式的一种产品型态,由于其设计架构的复杂性,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影响到SSD的产品效能表现、可靠度、稳定度等。再加上SSD的产品样貌多变,可以内嵌于笔电之中、可以是外接的行动式消费性电子商品、更可以应用在企业级的储存使用、或是应用于军事用途,这些不同的用途都有各不相同的性能诉求,也就更需要合适的测试,来确保每个SSD产品表现是否能确实符合其使用目的性。根据百佳泰累积至今十数年的专业测试谘询经验,我们归纳出四个足以左右SSD品质与效能的关键,分别是控制晶片(Controller)、快闪记忆体(NAND Flash)、连接介面(Interface)和与应用面(Application)的结合,这几个关键都分别能以不同的验证方式,找出产品问题的症结点,并进而确保SSD的良好品质。
市面上众多品牌让人眼花撩乱,虽然选择众多,但也使消费者不知如何正确选购合适的产品。百佳泰便希冀以本篇文章,用最宏观的角度,指出目前一般消费者可能并未注意到的SSD品质问题,同时也希望这样的测试结果,能提供厂商作为未来修正与研发的参考,让这项产品的技术持续精进,消费者也才更能享受更高品质的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