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微处理器强人的传奇经历谈本土处理器创新
就是下面照片上的这位先生。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09133.htm跟着这样牛人你不牛起来都不好意思,所以很自然地,Chris成为其RISC研究团队的一员,正是他们发明了精简指令集(RISC)的概念并沿用到今,现在名气很大的ARM处理器采用的也是精简指令集!
在这个研究项目的基础上,这群精英成立一家公司,叫Microprocessor without Interlocked Pipeline Stages公司,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都知道缩写后的这个公司,就是MIPS公司,但是这是很牛的公司,开发了全球第一个64位处理器!引领了高端处理器的发展,Chris在这个公司负责逻辑综合,后来升任研发VP,1992年,MIPS被欧洲SGI公司收购,让Chris在欧洲接触到很多强人,在欧洲他参与了超级计算和互联网的项目。
三、 坚持
就是对自己的理想一直坚持,终究你会有回报的。
由于对处理器情有独钟,1996年,Chris再次从欧洲回到加州,加盟了大名鼎鼎的 Synopsys 公司,负责设计复用,这次的工作离的最后理想已经很近了,在这里,他领导了对大规模IP模块复用的定义,让他领悟到目前EDA工具的缺陷和嵌入式SoC设计的不足。
传统上,IC设计包含两部分:芯片设计和开发环境的支持。
在IC开发完成后,应用工程师用开发工具来定义cache大小、总线位宽、FPU单元、 DSP引擎、算法、中断数量等让处理器变成一个针对特定应用的产品,Chris认为可以把后续的工作移到内核开发上,先定义这些,然后把这些需求融入到内核开发中,让开发出的内核直接支持特定应用!
这实际上是一个让人人可以开发出不同处理器的愿景!他称这个是“可配置处理器”,他相信这个处理器可以大大提升传统SoC的设计效率!一个完整的可配置处理器工具集包括一个预先定义好的处理器核和一个设计工具环境,这个设计工具环境允许设计人员对基本处理器核进行大幅度修改以满足特殊应用的需求。典型的配置形式包括添加、删除和更新存储器、外部总线宽度、总线握手协议以及公共的处理器外设部件。
1997年,承载他这个想法的公司终于诞生了,就是Tensilica公司,关于公司名字解释起来很简单,‘Silica’指‘硅’,‘Ten’指‘Tensile’,即可延展,二者联合,刚好构成了Tensilica初创时的理想——设计一款灵活、可扩展的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