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副部长苗圩: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新兴产业
日前,就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装备制造及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和扩内需保增长等热点问题,《中国电子报》记者专程在全国人大湖北团驻地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06741.htm调结构须抓技改
苗圩告诉记者,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苗圩说,经济结构调整是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工作重心。经济结构调整包括第一、二、三产业的调整,区域结构的优化及收入分配结构、社会保障制度的优化等,范畴很大,对工业和信息化部来讲,主要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他说,产业结构调整有两项重要内容,一个是自主创新,一个是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是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重新启动的一项措施,符合工业企业发展的实际。技改具有技术新、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等突出特点,是用先进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典型体现。但一些人对技改存在片面的理解,认为技术改造既然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项措施,过两三年国际金融危机过去了,技术改造也就过去了。苗圩反复强调:“技术改造不仅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项政策措施,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我们仍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技改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内容,不要把它当成一个权宜之计,要加快建立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
苗圩说,自主创新重点工作之一是抓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15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和参与的有8项。有些重大专项是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密切联系的。去年国务院专门安排听取几个重大专项的汇报,并安排了一批项目、一批资金来推动,这对今后产业发展和调整升级都是至关重要的。比如高档数控机床、基础制造装备和大飞机项目,这些都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密不可分。
产业结构调整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抓好企业的兼并重组。苗圩说,我们现在是工业大国,很多产品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但这种“第一”、“大国”实际上是靠众多企业总和起来的,规模足够大,但距离工业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产业的竞争力还有待提高。
他认为,我们还缺少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如钢铁行业,我国去年钢产量是5.68亿吨,这是100多家钢铁厂产量的总和,但还没有一家像米塔尔这样的世界级钢铁企业。所以,要通过企业之间的整合来提升产业的竞争能力。此外,要高度关注部分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现象,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这个工作去年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今年要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已经发布的关于加快淘汰部分行业落后产能的通知精神。
他表示,要努力克服兼并重组过程中体制上政策上的障碍,特别是跨地区跨所有制方面的政策性障碍,此外还包括财政税收、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今年,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兼并重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对有些行业,要结合其行业发展特点,制定几个重点行业的兼并重组意见,比如说钢铁行业,目前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意见。
新兴产业防“一哄而上”
目前国家非常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苗圩告诉记者,经过部里的争取,温总理的工作报告把“高端制造业”写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过去只是有些场合、有些时候提到这一条,这一次则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正式写进去了,共包括六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他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的界定,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市场规模比较大,发展速度比较快;二是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包括科研成果和各方面的资源。他认为,对新兴产业的界定各个地方可以有所不同,但要防止一哄而起,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要动不动都讲十个八个。他强调,特别要注意克服各地一哄而起,重复建设的问题。
苗圩指出,不能割裂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联系。他说,诚然有少部分产业是由于科技发展、技术革命而孕育培养出来的全新产业。但就大多数的产业而言,包括对一些新兴产业来说,它离不开传统产业,实际上是传统产业的一个升级、一个提高、一个技术进步。所以,要处理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我们有些同志好像可以凭空地创造出若干个新兴产业,而且想用这个产业实现一步式的跨越,所谓赶英超美,我觉得愿望可能是好的,但实际上不是这回事。”他强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