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品牌欲瓜分新兴市场 索尼液晶试水平民路线
相比机电、重工产品,家电产品的消费电子化,以及日系厂商早前追求精致耐久、高质高价的思维让它们的产品陷于一种离普通民众越来越远的尴尬境地;同时,全球家电制造产能的不断扩大,也使得家电产品的利润空间日益稀薄。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05378.htm此外,市场竞争的压力也令日系厂商深感不安。一方面,三星、LG等韩系厂商近年来借助上游资源的支持以及强力营销的推动,对日系品牌形成持续的压制,在全球彩电市场的排名上,索尼被LG超越,下滑至第三位,同时索尼、松下、夏普三大日系品牌去年三季度的累计市场份额环比下降了1.6个百分点至24.9%。在出口方面,相比韩元贬值为三星、LG提供了推动作用,而日元的持续升值则使日系家电厂商苦不堪言。
多重困境之下,日系家电企业不得不对其一贯骄傲的态度作出修正。
去年11月下旬,松下海外业务主管大月均表示,该公司准备在部分国家生产并销售廉价白色家电,以应对低价竞争者的挑战。
松下社长大坪文雄也表示,以后不再以制造、销售高性能、高价格产品为主,而是将为消费者提供他们“买得起”的产品。相比过去高度注重欧美成熟高端市场的策略,如今的日系厂商开始关注主流消费者的需求。
索尼的动作正是日系厂商思路改变的体现。标价2999元的32英寸液晶电视的出现就是这一思路的产物。此外,在推出上述低价液晶电视的同时,索尼还停产了一款售价高达6000元的32英寸机型,
索尼中国解释称,这是中小尺寸液晶电视的产品功能正在向着更简约的方向发展,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向产品主流需求适用性的靠拢。
“我们不会太担心”,某国产家电厂商市场部负责人认为,在日系品牌走低价路线的同时,国产家电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实际上,双方对彼此过去的优势和策略都有所借鉴,未来的角逐将看各自产品线的综合价值在消费者心目中谁能占据优势。
“日本厂商在技术研发上有着非常成熟的积淀,但在新兴市场的营销思维和方式还需要补课”,刘步尘认为,如何应对日系厂商在放下架子后带来的压力,将是国内消费电子厂商下一步需要面对的课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