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网络 文章
对比汽车的过去、现在、将来,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汽车已经成为带轮子的数据中心。在每辆汽车内部,来自安全系统、车载传感器、导航系统等的数据流量,以及对这些数据的依赖程度,都在不断迅速增长。这在速度、容量、可靠性方面给车载网络(IVNs)带来了重大影响,其中的影响之一是,在高速低时延应用中,比如控制区域网(CAN)、FlexRay、本地互连网(LIN)、面向媒体的系统传输(MOST)和单边半波传输(SENT)之类的总线缺少所需的带宽。结果,这些传统标准正逐渐被信息技术(IT)领域的先前已验证的技术所取代。当前的
关键字:
泰克 车载网络 以太网
前言、背景自2003年组建以来,AUTOSAR(汽车开放系统架构)联盟一直致力于改变车载网络和电子控制单元 (ECU) 的设计方式。AUTOSAR 为原始设备制造商 (
关键字:
AUTOSAR ECU 车载网络
自2003年组建以来,AUTOSAR(汽车开放系统架构)联盟一直致力于改变车载网络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的设计方式。AUTOSAR提出了一个符合业界标准的车载网络设计方法,使行业能够集成、交换和传输汽车网络内的功能、数据和
关键字:
车载网络 AUTOSAR 汽车开放系统架构
据《底特律新闻》报道,近日,一系列黑客入侵汽车事件引起了政府相关机构及公众的广泛关注,车企也不得不采取多项措施应对黑客攻击。
车企结盟 频出招提升安全
近来发生的数起黑客入侵汽车事件,给整个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专家和立法者甚至对整个汽车行业及相关监管机构发出警告,“如今,汽车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及车载网络连接存在太多的安全漏洞,这些漏洞应该尽快堵上。”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局长Mark Rosekind近日称,该机构已敦促车企加快设立汽车网络
关键字:
黑客 车载网络
凭借其在车载网络(IVN)领域的业界领先地位,恩智浦半导体(纳斯达克代码:NXPI)日前宣布大众汽车已经批准将Mantis™用于其免安装共模扼流圈的车载系统,从而显著降低应用系统成本。
关键字:
恩智浦 EMC 车载网络 Mantis
轨道交通PIS系统是依托多媒体网络技术,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以车站和车载显示终端为媒介向乘客提供信息服务的 ...
关键字:
自愈环轨道 PIS 车载网络
过去十年来,车载网络架构变得越来越复杂。虽然车载网络协议的数量有所减少,但实际部署的网络数量却有显著增加...
关键字:
FPGA 汽车电气架构 车载网络
[摘要]现代社会对汽车各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汽车设计中运用电子控制技术是满足这些要求的最好方法,为了满...
关键字:
车载网络 CAN协议 网络协议
为了满足人们对汽车性能和功能的更高要求,制造商争相在汽车设计中运用先进电子控制技术。随着汽车内部信息交...
关键字:
车载网络 LIN收发器 电磁兼容性
恩智浦半导体于近期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汽车车载网络研讨会,通过定期的面对面交流,恩智浦旨在增进与本土车厂的技术交流合作,提升车载网络的行业标准,从而加强其在车载网络领域的领导地位。
关键字:
恩智浦 车载网络
1 引言目前,汽车电子正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车载网络成为汽车电子领域的最大热点。提高控制单元间通讯可靠性并且降低导线成本的网络总线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包括CAN、LIN、FlexRey、MOST、IDB1394 等。对于汽车整车厂
关键字:
CAN 总线 车载网络 通讯
为了实现汽车的节能减排,整车制造商都在不遗余力地采用各种可行的电子部件,而这些部件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成它们的半导体产品。从全球看,2010年平均每辆汽车中半导体含量值已达到262美元,2013年将达到305美元,到2017年更可达到335美元。
关键字:
安森美 车载网络 LED
通信技术专家博通公司最近发布了其面向车载网络的以太网系列产品,宣布进入汽车市场。自此,除通信基础设施、手持设备、宽带通信市场外,汽车成为博通公司下一个目标市场。
车载网络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随着汽车内电子产品和部件的不断增加和普及,车内系统复杂性也不断增加,摄像头、诊断、自动泊车、信息娱乐等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趋向于纯数字的传输,仪表板显示控制系统也向处理器控制演变。不断增加的数据传输和交换对车内网络的带宽提出了挑战。
与此同时,车载网络需要兼容性和开发的架构去支持。必须具备可扩展性,支
关键字:
博通 车载网络
车载网络介绍
车载网络
车载网络也称为车辆通信网络。车辆通信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 VANET)作为新型的车辆通信网络,可以实现车辆与车辆之间(Vehicle to Vehicle, V2V),车辆与路边基础设施之间(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 V2I)的多跳无线通信,为车辆提供多种安全应用(如事故预警,交通管理)和非安全应用(如路况指示,I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