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业界动态 > 平板电视陷困境 等离子再次成势

平板电视陷困境 等离子再次成势

作者:李娟时间:2008-07-21来源:EDN China收藏

  的竞争格局还没有完全确立。随着一系列瓶颈问题的突破,电视和新一轮的较力正在拉开帷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85926.htm

  尽管电视依旧占据着的半壁江山,但等离子借助契机企图卷土重来已渐成趋势。

  来自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的统计显示,2008年1—5月,国内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5倍,2008年等离子电视全年的需求量预计将达到170万台左右。

  如今,长虹首期投资6.75亿美元的等离子面板绵阳工厂建设工程已近尾声,计划于今年年底之前正式量产。南京华显高科有限公司投入1.5亿元人民币建设的等离子面板南京工厂近期也将小规模试产。

  无独有偶。有消息称,日立也将于近日相继推出32英寸和37英寸的等离子电视。“等离子只能做大不能做小”的壁垒正在被打破,等离子阵营逐渐壮大。

  到底是“逆市而动”还是“顺势而为”,目前断定为时尚早。正如海信电视新闻发言人喻海涛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所言,“的竞争格局还没有完全确立”,而随着等离子电视一系列瓶颈问题的突破,电视和等离子电视新一轮的较力正在拉开帷幕。

  液晶走进“死胡同”

  据家电市场研究机构奥维咨询公司预测,今年平板电视的出货量将超过1400万台,其中液晶电视占到了80%,超过1000万台。这绝对是一场液晶的狂欢盛宴,但是,狂欢过后,中国彩电仿佛没有了春天。

  在成本上,利润下降的彩电领域,液晶电视正在向微利产品的行列里快速迈进。北京奥维营销咨询公司副总盛哲指出,“2007年液晶行业总体利润不到1%,远低于信息产业平均水平。”

  “关键是中国液晶在核心屏领域缺少话语权。”工业与信息化部平板电视专家张素兵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首先,生产线投资太大,目前投资一条平板电视显示屏要上百亿元,单靠企业自身去投资很难,以月产能6万张基板的生产线来说,六代线要200亿元,七代线则高达300亿元,国产企业难以独自扭转乾坤。

  其次,液晶屏的更新速度太快,现在上海市发改委刚刚批准上广电建设第六代生产线,并下了项目建议书。但是,咱们国内刚把触角涉及到五代、六代,国外企业却早已把目光转向十代了,我们的速度跟不上国外技术创新的步伐。

  再次,虽有国内企业把目光转移到液晶模组上来,但是液晶模组从根本上拯救不了液晶电视的颓势,它并不是液晶电视的最核心部分,只是其中一个端口,如果面板短缺,模组将是“空中楼阁”。但是现在看来,面板的技术仍被牢牢掌握在外资品牌手中。

  对于液晶遇到的困境,张素兵感到十分忧虑,而等离子的异军突起却让他感到十分兴奋。

  等离子加速     

  2008年6月,海信首款37英寸等离子电视在全国市场登陆。

  “中小尺寸等离子市场始终是个空白。由于一贯的价格优势,等离子电视在进入这些市场时,将更具竞争力。”喻海涛说。

  他还表示,伴随着32及37英寸电视的上市,等离子电视“产品线过短”问题正在得到解决。而这个问题——即“等离子只能做大不能做小”,正是“束缚等离子电视一贯滞步不前的重要原因”。

  去年下半年开始,海信、长虹、LG等多个厂家先后推出32英寸等离子电视产品,开始挑战小尺寸的平板电视市场,大有与液晶电视在型号上的分庭抗礼之势。

  而等离子数字电视动态图像清晰度测量方法的发布,无疑为等离子的“正名”提供了一个更有力的筹码。这个由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与信息产业部第四研究所于今年4月共同发布的标准,目前虽然只是推荐性标准,但等离子阵营各方力量正致力于将之提升为国家标准。

  如此形势下,家电企业乘势推出37英寸等离子电视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随着等离子新品的不断推出,厂家们也在力图转变消费者的观念。“等离子电视比不上液晶电视”,这曾是等离子电视推广中一道难以言说的“心痛”。

  不少等离子电视生产厂家透露,他们将不仅在产品说明书上标注等离子电视的动态清晰度各项数据指标,还将借助契机,在卖场的店头标语横幅上强化动态高清概念的宣传。

  根据中怡康今年5月份的销售数据,等离子电视占整个国内电视市场的比重已由2005年的1.4%上升到2008年1-5月的3.3%。而有业内专家更是用“奇迹”来形容自去年8月以来等离子市场的发展,“市场所占比例迅速放大,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等离子市场下降后突然反弹。”

  这与目前液晶面板价格持高不下、大尺寸液晶电视发展技术受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外,一位海信内部人员表示,在竞争格局未定的情况下,有限度的选择等离子投产,也是在局势尚未明朗的情况下“储备市场”的需要。

  中国式救赎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液晶电视依旧占据了半壁江山。从平板电视市场份额来看,液晶电视的 销量现在远大于等离子电视。


  家电分析人士刘步尘认为,相比已经壮大的液晶市场,等离子电视要奋起追上将困难重重,“因为两大阵营间的拼杀,如今已不仅仅取决于技术的先进性,还包括市场的认可、消费者的接受等,解决这些问题并非易事。”

  中华液晶网的总编辑张新岗则表示,“等离子阵营应该意识到,正是上游相对封闭的产业结构,才导致了下游众多厂商们集体投奔液晶、一致恶评等离子的结果。”

  他认为,从这一层面上看,可以说是等离子自己做死了自家市场,“松下、先锋、LG、三星这4家全球主要的等离子面板制造商,为了确保自己的寡头垄断地位,无一例外地全都实施‘既造屏又做整机’的垂直整合战略。以致所生产出的等离子面板,都要优先保障自有品牌的生产,外销数量少之又少。”

  正是因此,大部分整机厂家才会一致转向了上游资源相对开放液晶阵营,而宣传、推广时对于液晶的倾斜,也便成为必然。

  在液晶面板行业,由于日韩、台湾企业上游之间的多方竞争而较为开放。而进入2008年,以韩国Display、三星为首,纷纷向下游开放其模组项目,竞相展开合作。“从做大液晶市场来看,此举可谓深谋远虑。”

  不过,海信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海信集团副总裁汤业国认为,液晶领域上下游合作在助力产业链发展方面的作用依旧有待商榷。“这种合作的基础是不稳固的,上游的企业并不会真正甘心将技术拱手相让,而参与合作几家的国内企业目前的现状也预示着这一合作的失败。”不过,他没有透露其详细内幕。

  而喻海涛亦对《财经时报》表示,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到来,此前等离子产业链的“紧张”关系正在发生了改变。而随着长虹、南京熊猫等国内厂商等离子屏项目的投产,等离子大环境整体回暖,这些都有助于等离子一扭此前的颓势。

  “大势还未确定,现在说液晶胜出还为时尚早”,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液晶模组项目研发的海信谨慎表态。

  但喻海涛表示,近期内海信将不会有上马等离子屏项目的打算。

 

超级电容器相关文章:超级电容器原理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