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高校动态 > 诚信竟成“理想” 大学生应为诚信践行者

诚信竟成“理想” 大学生应为诚信践行者

——
作者:时间:2007-08-14来源:收藏

  我们在一份调查报告上看到,当问到当前中国社会最缺少的道德品质是什么时,百分之九十的人填写了两个字,那就是“”。可以说危机困扰着整个社会!

  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07年6月末,国家共累计审查全国高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6万人次,发放贷款约127.7亿元,受各种因素影响,欠贷率达28.4%。这个数据反映出问题。

  当代,在接受着系统的道德教育的同时,也面临着社会巨大的变迁,经受着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诚信现亦面临危机。

  据一项调查显示,诚信竟然只是大学生的一种“理想主义”,并非他们的实际行为。有88.39%的同学认为诚信在当今社会很重要,诚信的意义、价值不容忽视,但在实际行为上却不能做到这一点。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是还贷,高校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会不还贷或是有意拖欠贷款;第二是考试,虽然同学们签过“不作弊”的承诺书,但一旦到考试时还会有人选择铤而走险。另外,不少同学承认自己曾做过上课代人签到、迟到旷课、作业论文抄袭、简历灌水等等不诚信的行为。还有28.57%的同学明确表示,“诚信”两字只是纯粹的理想,难以真正实践,比如说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自己为了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得到一份好工作,也就不自觉地会夸大简历、伪造获奖情况等。虽然在他们主观意向上觉得诚信很重要,但社会竞争迫使他们选择了投机取巧。

  那么,如何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问题?专家认为,大学生是目前最有希望的群体,学生可塑性很大,不能消极等待社会信用状况的好转,应该主动出击,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影响并力求改变现有的状态。比如,对于不诚信者,不仅要使之受到舆论的谴责,而且要在行为上受到惩罚。通过这些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诚信是进入社会的通行证,那他自然就会去注意这些问题。不要期望通过诚信教育,学生马上就能变得诚实起来,只要社会上存在着不诚信仍能使人获利的状况,学生就不可能真正变得诚实起来。诚信教育要取得效果,离不开社会评价机制的健全、教育制度的完善、用人制度的健全。

  诚信需要一种自觉,而最应该具有此种自觉诚信观的就应该是校园中的大学生,因为大学生是时代最敏感的一分子,同时也是感知时代要求最强烈的精英,大学生不但应该树立和形成自身的诚信,也应该成为诚信最有力的宣传者和践行者。



关键词: 诚信 大学生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