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业界动态 > 河南:信息技术推动中原崛起

河南:信息技术推动中原崛起

——
作者: 时间:2007-06-28 来源:中国电子报 收藏
    河南省农业人口多,工业中传统产业比重又比较大,推进信息化建设,既为传统产业调整改造提供有效的途径,又形成了信息技术和产品的巨大市场,两者关联发展。同时,推进信息化使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进入传统产业,对生产过程、工艺流程、管理方式进行改造升级,促进了传统产业发生质的转变。

  近年来,河南省在电力、冶金、机械、建材、化工、纺织、医药、采矿和商业等领域,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了工艺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加快了新产品开发的速度,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改善了企业的管理,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仅在推进制造业信息化中,各级政府和企业共投入资金近6亿元(其中省级政府投资1750万元),培训技术人员4万多人次,建立工程研究中心1个、重点示范企业20家、示范企业156家、技术服务中心15家。

  一、信息技术提高了传统产业的设计水平。传统企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甩掉传统的设计图板,缩短设计周期,是企业发展、加强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目前,河南省工业企业普遍采用了CAD产品设计。中信重型机械公司设计部门应用CAD技术,自主设计产品计算机出图率达100%,重点产品采用三维设计,缩短设计周期15%,设计差错率降低了3.6%,新产品设计周期缩短20%,新设计产品的利用率由65%提高到78%以上。郑州纺织机械厂开展具有郑纺机特色的CAD/PDM/CAPP/ERP数据集成,进一步提高了信息化建设的深度和层次,促进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在ERP运行产品的产值已达65%以上,产品种类包括化纤、棉纺、印染等批量生产的产品,公司效益连年大幅度提高。

  二、信息技术提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河南省传统企业逐步采用了信息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有77%的企业在生产过程控制中程度不同地采用了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安阳方快锅炉有限公司建设国内首条可视数控锅炉生产线,成为中国内地最大的商用可视数控锅炉生产基地。

  三、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企业的管理模式。传统的管理已经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加入WTO后,企业的管理水平显得越来越重要。河南太行振动机械公司通过CIMS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企业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机制和快速反应经营机制。许继集团应用“生产经营计算机网络系统”后,减少库存资金7%,提高合同履约率3%。

  四、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的传统经营方式。企业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扩大市场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电子商务已经开始在河南省企业中得到应用。漯河双汇集团利用信息技术实施商业连锁经营配送管理系统技术后,集团所属500多家连锁店全部实现了订单自动生成,自动上传、自动分类汇总、自动配货和网上盘点等业务,从根本上解决了时效差,准确性差,管理控制能力差等问题。连锁分销响应速度明显提高,库存、销售和运输成本显著下降,门店平均销售额增加5.8%,货仓费用减少6.4%,货仓存货量减少15.1%。

  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步伐,是加快河南省工业化进程,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就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带动作用,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装备制造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促进全省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到2010年大型企业全面实现设计、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中小企业应在深层次、宽领域的应用信息技术上实现突破;CAD技术在设计、科研单位的普及率达到100%;智能控制技术在连续性生产企业的普及率达到90%;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在70%的大中型企业中得到应用;多数大型企业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电子商务在工业经济领域基本普及,90%以上的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发布和采集信息、产品和服务展示和招商引资。多数企业与原料供应商和产品经销、各驻外营销机构建立起网上供应链关系,运用网络开展信息传递、业务洽谈和购销交易活动。


关键词: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